中国石油大学三下乡一针一线的感动,沂水布

俗话说:沂水布鞋俏四方。山东临沂沂水县是有名的布鞋之乡,这里的老百姓凭借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布鞋手艺,在上世纪80年代名扬四方。但是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运动鞋、休闲鞋大受群众喜爱,沂水布鞋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为了了解沂水布鞋的历史以及现如今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状况。年8月1日至8月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蒲公英青年调研队赶赴沂水县,开展了为期8天的调研活动。

沂水布鞋初次探寻

调研队正走向东方购物中心的途中李兵硕摄

8月2日和3日,调研队首先来到沂水县几个较大的市场了解沂水布鞋的销售情况。经过与几个商场销售人员的沟通交流,调研队了解到在这个时期沂水布鞋销量并不乐观:由于受到布鞋样式的限制,布鞋的主要销售人群还是老年人。并且有老北京布鞋等知名产业的冲击,沂水当地布鞋并不受到市场的青睐。调研队成员试穿了当地生产的布鞋,表示沂水布鞋就舒适感方面并没有特别之处,样式也不受年轻人喜欢。

队员刘赛正在试穿沂水布鞋并交谈感受李兵硕摄

揭开沂水布鞋的神秘面纱

8月4日到6日,调研队走访了沂水县里的几家制鞋厂,具体参观了布鞋的生产流程。调研队发现在规模大小不同的工厂中,布鞋的生产工序数目也不相同。在对山东振兴鞋业有限公司的参观中,调研队了解到布鞋的生产主要经过截断、缝纫、出型、成型四个车间的加工,从原材料到一双成品布鞋总共有几十道工序。

工作人员给成员们介绍原材料张晶晶摄影

在这几日的走访中,调研队还观察到在沂水县城的街道两旁有不少鞋厂都已经倒闭停业,这也直观的反映了当前沂水布鞋产业的不景气。调研队在和昌泰鞋业负责人交流时,负责人告诉调研队成员:布鞋产业近年来不景气,好多小的厂子都倒闭了,家庭作坊式的小鞋厂越来越难生存下去了。她的话语和调研队从沂水县经贸办主任了解到的情况相差无几。在这些从业人员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沂水布鞋没落的无可奈何。

好多街上的制鞋场已经关门了曹金豪摄影

探访布鞋老手艺人

8月7日,调研队出发前往沂水县司家官庄村,打算从一些老手艺人那里探寻沂水布鞋的记忆。在司家官庄村村委会,调研队与村民夏大爷进行了交流。提到上世纪60年代的沂水布鞋,夏大爷说:那时候的布鞋都是把麻晒干了搓成条,弄几块布压成鞋底,然后用针锥钻孔把鞋面缝上。那时候的鞋穿着也不舒服,脚底就跟踩着硬石头似的。但就是这样像石头般的布鞋,代表着老百姓坚持解放的心,为战争年代的红军送去了希望和信心。

接着,经过村委会王主任的介绍,调研队成员来到曾经做过布鞋的王奶奶家,王奶奶年轻的时候是附近一带有名的制鞋好手,通过做鞋补贴家用在那个年代是很常见的事情。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农村人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渐渐做布鞋的就越来越少了,也就给家人偶尔做一双布鞋。

王奶奶给成员们讲年轻时做鞋的经历曹金豪摄影

通过这8天的调研活动,调研队了解到:沂水布鞋作为上世纪80年代沂水的支柱产业到如今已经渐渐走向没落了,它也是一批老手工产业逐渐消失的代表。布鞋没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用于行走、跑步等基本需求,美观时尚也成为人们购鞋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老北京布鞋等知名品牌的进入也对沂水本地的布鞋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沂水布鞋作为红色遗留产业,它也是沂蒙创业精神的一种代表,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在这些天的调研中,调研队也了解到当地制鞋厂家也在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更好的迎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沂水布鞋未来依旧可期。

调研队和街道办经贸办主任的合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832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