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工业用地紧缺有了温州解法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8月3日,温州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现场推进会召开,启动全市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释放出强有力的新信号:对温州而言,在未来工业发展中,土地空间作为困扰工业发展的最大制约要素,将加速破解。

那么,这一剂“良药”怎么下?

今年6月份,新凯阀门占地约平方米的简易仓库房被拆除,企业迎来“零土地”技改。“再晚一点,我外地厂房都要买下来了。”新凯阀门企业负责人林丛新坦言。

新凯阀门创办于年,近年来厂房规模难以匹配企业生产需要,产能上限难以突破。林丛新甚至想到了异地发展。但一场“及时雨”打消了他的念头。“永嘉县工业全域治理攻坚专班组前后来了十几次,每次都认真了解我们诉求,帮我们做好政策处理工作。这让我看到了在家乡发展的希望,现在不走了!”林丛新笑说。

企业“零土地”技改后,建筑容积率限低不限高,新凯阀门的容积率将由现在的0.8提升至2.3。厂房增高加密后,企业不仅有更大的空间用于工业生产,更能借此契机实现智能化技改,让亩均效益再跃新高。林丛新有信心,在完成改造后的3年至5年内,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新凯阀门位于永嘉东瓯工业区。历经30余年发展,这里已成为永嘉最大的老旧工业区块,占地亩。该区块内厂房与民房紧密排列,建筑密度大、容积率低,断头路多、环境脏乱。不论是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都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改造提升迫在眉睫。

永嘉县紧抓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机遇,去年率全市之先启动工业全域治理,在东瓯工业区试点先行。

永嘉的探索可圈可点,专班化推进,探索旧园旧村“双改联动”,以林垟区块.3亩的范围为基础,对城中村和工业区规划,对厂房、住宅、商业三大板块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推进产城融合;数字赋能工业网格,当地打造工业全域治理3D数字系统,实现老旧工业区长效管理。今年上半年,试点区域已整治低效用地亩、腾出用地空间亩、用能空间吨标煤,排名均位列全市前三,规上利润总额增长22%,税收在降本减负基础上增长27%。

永嘉老旧工业区改造一定程度上折射温州工业的缩影。

温州被誉为“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拥有电气、鞋业、服装、汽车零部件、泵阀等5大特色产业。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家。温州在市场主体活跃度有着较强竞争力,但也必须直视,在经济体量、企业规模上和先进地区拉开了距离。我市存在大量老旧工业区,“低散杂乱”问题突出,都影响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壮大。

这一次,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我市将以“工改工”为主线,以连片改造为重点,3年内每年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扎实推进低效用地盘活,加快腾挪产业发展空间,全面提升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发展速度,着力打造全球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记者手记

先行先试拓展发展空间

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老旧工业区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在面前。于温州而言,加快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是推动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之举,也是落实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的关键之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温州要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必须紧盯土地资源这一关键要素,继续在改革探索中先行先试。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有效探索土地资源的温州“解法”,需要把握关键。“工改工”要集中资源、政策、力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全力盘活存量用地,腾挪产业发展空间。要坚持“规划引领”,围绕“5+5”万亿产业培育,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和工业区块线保护,以连片改造为重点,编制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力促实现“双改联动”,加快旧城更新破题,突出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推动城镇旧村改造和老旧工业区改造“双融合”。鼓励电子电气、鞋服、锁具、眼镜等轻工产业“上楼”,实现土地利用和产业层次“双提升”。

这一剂“良药”的探索,多方受益。但土地资源探索工作十分庞杂,涉及多方利益,各地也需“精准供给”,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精准腾退、精准保留,适度让利企业和村集体,因地制宜、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实行供地和供空间相结合“双保障”。

来源:温州日报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68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