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孙聪碧法律人不能忘本中国青年报

法官孙聪碧:法律人不能“忘本”

孙聪碧上门慰问辖区困难老人并提供法律服务。

□本报记者   王春文/图

□本报通讯员洪叶

浙江温州是民营经济发源地,也是百姓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有这么一位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后生儿”(温州话:对于青年的亲切称呼),他办起专业性极强的金融案件来“四两拨千斤”,处理“家长里短”时讲究情理法。

他就是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东郊法庭庭长孙聪碧。

“你们为什么要学习法律?”——大学本科第一堂课是法理学,教授提问。

孙聪碧回答:“我要学法、知法、懂法,然后以我所学,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课堂上朴素的回答,成了孙聪碧选择法官这份职业的初衷。年,孙聪碧从浙江大学法学院毕业,进入法院工作后,选择一边工作,一边攻读上海财经大学在职法律硕士课程。

为什么不选择报考“五院四系”,而是选择一所以“经济学与商学”著称的高校进修呢?

“当你真正意识到学习是工作的需要的时候,你就会乐于学习,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孙聪碧说,新时代更需要复合型的法官。

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各类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出现在市场中,因市场尚未成熟,许多投资人盲目跟进,纠纷发生后进入法院。

年,大趾王鞋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温州分行因超远期外汇买卖等金融产品组合交易发生纠纷,被银行起诉至鹿城法院,银行索赔万余元。该案是温州地区首例金融衍生品种交易纠纷,无先例可循。

“理财期限为10年,共41个交割日,如果USD/JPY≥85.00,则交割汇率为60……”起诉状与证据材料中充斥着大量金融术语,案件类型新、标的额大、专业性强,“吓唬”住了不少年轻法官,谁都不敢接手承办。

彼时已是金融审判庭负责人的孙聪碧终于体会到“学以致用”四字的含义,他主动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从交易品种、金额等要素入手,他梳理了案件中每一期交易的盈亏情况,认定银行方在未获得授权情况下,以理财产品的形式对金融衍生品业务进行包装,未向投资人大趾王鞋业有限公司充分披露关键交易信息和提示交易风险,在交易程序上存在瑕疵,单方取消交易阻碍了投资人大趾王鞋业有限公司后续盈利的可能,作为原告方的银行应当对交易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他撰写了一份27页的判决书,分析证据,释法析理,判决原告银行应承担35%的赔偿责任,大趾王鞋业有限公司仅需向银行支付万余元。

“从鼓励金融创新的角度,不能以现今已逐步完善的规范对交易双方当事人当时从事该项业务的行为提出过于严苛的要求。”他给出了充分的裁判理由,认为该案的风险应由银行、投资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后,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这份判决书获评年度温州市法院优秀裁判文书。

在孙聪碧的带领下,鹿城法院金融审判庭不断创新:以令状式、要素式裁判文书代替传统文书格式的裁判文书,在全市率先制定《关于审理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实施细则(试行)》,先后获得集体二等功、—年度浙江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年4月中旬,孙聪碧调至鹿城法院东郊法庭。这个派出法庭主要受理家事案件,从专业性极强的金融审判,到剪不断理还乱的家事审判,讲“理”的他更多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65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