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谷尚辉文本版图片由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温岭分局提供
近年来,温岭以“五水共治”“河湖长制”“蓝天保卫战”“净土”行动“无废城市”建设等为载体,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今年温岭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传递出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十四五时期,全面构建各美其美生态体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持久战,建设新时代美丽温岭。
这座在“中国百强县”中占据前列的城市,坚持走绿色环保之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逐渐实现了绿色发展。
去年,该市环境信访总量下降25.8%。宜居的生态环境,是温岭给予所有走进这座城市的人们共同的幸福感。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融与双赢
已通过市政府船舶整治提升验收的修造船企业陆续申领了排污许可证,解决了企业过渡时期的生产合法性问题。浙江合兴船厂负责人对能成功申领排污许可证感到由衷高兴。
温岭的船舶修造行业在台州乃至全省都占有一席之地。这些船舶修造企业曾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也成为海岸线的环境污染源头。
“产业规模偏小,产能分散。”温岭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陶海燕说,随着经济发展,这些企业的环境污染等各类隐患风险问题逐渐凸显。
近年来,温岭以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为突破口,全面启动新一轮船舶修造行业整治提升行动,重塑产业新业态。
这是环境与经济发展博弈的一个缩影。
温岭生态环境部门组织行业专家开展现状核查评估工作,为船企排污许可证的申领工作提供指引,引导企业开展排污许可规范管理,通过办理排污许可证为船企解决过渡期间的生产合法性问题。
陶海燕认为,这既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又为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工作积累了成功经验。
与此同时,温岭生态环境分局按照“先发证再到位”的原则,对7家加油站及3家医院先下达排污限期整改通知书,给予合理整改期,并为整改工作提供帮扶指导。
春节期间,医院等建设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开展整治,经过一个多月的整治工作,7家加油站及3家医院完成整治提升工作,全面建成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和固废收集等环保设施,通过整治验收,顺利领取排污许可证。
在此过程中,该局顺势推进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改革,完成全市91个行业家企业排污许可清理整顿,比上级部门要求时间提前两个月完成,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为了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温岭生态环境分局还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制度,优化环评审批程序,提速审批效率,对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就业密集型等民生相关行业的建设项目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
浙江申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台州首家享受“环评审批+排污许可”同步审批服务的受益企业。
在其报批异地技改项目审批过程中,温岭生态环境分局审批科主动与该企业衔接沟通,安排专人提供服务,通过开通“环评审批+排污许可”同步审批绿色通道,为该企业节省了约1个月的办理时间,增加产值多万元。
该局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有力抓手。积极配合经信部门对规上企业排污量进行核算,根据得分排序确定每个行业内企业分成四档进行动态管理,实行差别化政策,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年,温岭实现生产总值.8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增至9.3万元;单位GDP用水量下降为26.7立方米/万元,单位GDP能耗下降至年的0.标煤/万元。
他们惊喜地看到,环保与发展并不是相克的组成,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能够实现共融与双赢。
水环境治理从未停歇
植被葱翠,一江清水,行走在东月河边,横湖桥村村民们越发感叹环境的改善,他们更欣喜这里又成了大家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去年,温岭地表水功能区断面达标率92.3%,较年增加61.5%。13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共有7个(Ⅱ类3个,Ⅲ类4个),占总断面数的53.8%,较年增加30.7%。全市全面消除Ⅴ类、劣Ⅴ类水体。近岸海域水质改善明显,4个监测站位海水水质从劣四类变为四类以上。
实际上,温岭三面濒海,全境地貌单元众多,以平原为主,境内金清水系和其它独立水系构成了市域平原水网,属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
“治水不易,护水更难。”温岭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年底,温岭就全面发动部署年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明确年总投资额5.5亿元,完成6个镇(街道)、1个省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建成零直排区块个以上、办理排水许可证份的年度目标。
与以往整治不同的是,温岭多措并举,通过台州市“双十百千”活动、五水共治“一图一码一指数”排名等,倒逼各镇(街道)争先进位;提高零直排专家服务团队下沉指导频率,现场解决一批技术难题;健全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红黑榜”,严格实行“汰劣存优”机制,并制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控新管理办法。
因为措施有效,城东等10个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和2个省级工业园区先后通过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验收。
该市还深化造纸、农副食品加工、电镀等重点行业专项治理,推动工业企业废水全面达标排放。
源头管住了,如何让水更清?温岭选择给河道“清肠洗胃”,全力抓好河道(池塘)疏浚工作,去年累计完成河湖库塘疏浚65.6万方,超年度目标任务%,其中河道疏浚48.6万方,池塘清淤17万方。
水活了,景美了!龙汇、东月河水系成功创建成为省市级“美丽河湖”。
不仅如此,针对水资源管理问题,温岭相继编制并批准实施了《温岭市饮用水源突发性污染应急预案》《温岭市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修编方案》《湖漫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温岭市湖漫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实施方案》。
全面清理饮用水源安全隐患,以中央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专项督查等问题整改为抓手,开展湖漫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并完成规范化整治。
精细化防控守护“温岭蓝”
当前,臭氧污染已经成为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环境空气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因素之一,台州地区同样如此。
臭氧是典型的二次污染物,其前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而这两种前体物同样也是PM2.5的前体物。
因此,VOCs防治不仅对臭氧污染治理非常重要,对PM2.5的治理同样重要。
为摸清区域VOCs整体污染状况、污染分布、浓度水平,为建立夏季臭氧精细化管控和大气污染防治精准施策提供科技支撑,温岭生态环境分局联合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开展VOCs走航快速检测,对臭氧污染精细化防控进行专项研究。
实际上,近年来温岭一直致力于空气质量监测自动化建设,不断健全环境监测能力。
“通过对空气自动化站数据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更精准地掌握大气污染情况,提高预警与监测。”温岭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也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为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温岭已建成镇(街道)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8个和东部新区空气自动监测站1个,其中2个为省级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太平街道和东部新区站点具备VOCs监测功能。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温岭还推进制鞋行业、工业锅炉和炉窑等整治。年以来,累计淘汰取缔“低散危”鞋业生产作坊多家,涉鞋拆违面积达多万平方米,在流通领域开展皮革、滴塑、鞋底等风险监测22批次,实现无照鞋企取缔率%,民房内有照鞋企全面有序退出。
根据《浙江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要求,温岭还多部门联合召开工作部署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目前该市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已经完成淘汰,1蒸吨/小时以上的29台工业燃气锅炉均已完成低氮改造,4蒸吨/小时以上生物质锅炉已全部完成提升改造或淘汰停用。
为严格施工扬尘监管,该市严禁市内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严禁建成区内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搅拌砂浆,减少扬尘的产生。
同时,严格落实“六个%”,要求所有在建工地施工在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等各环节全面落实施工区域设置围挡、外脚手架搭设密目网、渣土物料覆盖、道路硬化、出入车辆冲洗、现场洒水喷淋“六个%”措施,确保文明施工一以贯之,不打折扣。
在一系列措施推动下,去年温岭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臭氧(O3)的平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未发生臭氧超标情况,空气优良率保持%。
形成三位一体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来到温岭市东部新区北片,可见一片繁忙的工地,这里正是温岭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项目现场。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是温岭“无废城市”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于年6月开始施工,占地面积约亩,处置危险废物规模为焚烧3万吨/年、物化1万吨/年,总填埋库容30万立方米。
固体废物处置不当是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固体废物也是引起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二次污染的来源之一。该项目建成后将解决温岭及周边地区危险废物处置难的问题,对于畅通危险废物末端出路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防治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要做好土壤防治,架构一个责任明晰的治土网络是基础。
温岭坚持先行先试,全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形成“防控治”三位一体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安排,该市对照全市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结果,组织人员开展受污染耕地利用现状和农产品协同调查,对全市1.5万亩受污染耕地进行逐地逐块的实地复核,共采集土壤、农产品样品个。
同时,试行“黑白”名单制度,并根据农产品质量风险程度将受污染耕地划出“无风险”“潜在风险”和“现有风险”区域。
按照《台州市年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计划》,全面完成温岭市重点行业企业土壤调查采样、检测和平台上传、成果集成工作,为摸清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评估土壤环境风险奠定基础。
去年,温岭共有28家台州市重点土壤监管企业。除1家企业停产外,27家企业已全部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建立了土壤污染防治制度,无新增地下储罐,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自行监测未发现存在土壤污染隐患。
为加强重点园区风险管控,该市还开展上马工业园区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编制完成园区土壤隐患排查总结报告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报告并通过专家评审,为实施园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分类管控、助推园区整治提升奠定基础。
年,温岭还开始探索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运试点工作,印发了《温岭市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同年12月,台州绿佳废油回收有限公司和温岭市亿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成为温岭统一收运试点单位。
“小微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危险废物量少,很难联系到相关专业处置企业处理。而且这些企业专业知识缺乏,在危废物转移储存过程中,有诸多安全隐患。”温岭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潘盛说,目前,危废年产生量10吨以下的小微企业均可以直接和市内两家统一收运试点单位签订处置合同,由收运单位上门收集并提供申报登记、厂内暂存指导等延伸服务。
今年年底前,温岭将基本实现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运全覆盖。
土壤防治工作成效明显,去年温岭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7.56%,未发生因土壤污染引发食用农产品超标等重特大环境事件。-06-:00:00: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