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负债累累濒临倒闭泉州这些工厂走过的路

现在提起福建泉州的服装制鞋产业,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这些工厂曾经走过的路,又有几个人知道?

80年代的泉州海滨皮革服装厂是一座拥有崭新五层楼厂房的工厂,厂址在泉州的新门大街上,楼前的产品广告画廊新鲜夺目,吸引着来往行人。这里机器现代化,生产文明化,五百多名职工坚持一天两次的工间操,颇有大企业的风度。

谁能想到,这家街办工厂曾负债累累,濒临倒闭?过去这家工厂仅有七八十名职工,是借用一个剧团的地址开办的。由于生产不景气,厂里有时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因此成了街道的大包袱。

改革开放后,新上任的厂长是一位有经济头脑、熟悉业务、敢抓敢管的人。他提出“量才定职,浮动职务,论效授薪”等办法,在企业管理人员中实行浮动工资,使得管理人员和车间工人休戚与共,利害相关。同时广开才路,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新近从国外引进的链条机,辛勤工作的女工。

副厂长苏秀兰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她负责的手套车间成为了全厂的骨干车间。图为苏秀兰在指导青工。

近年来,这个工厂大力生产对外贸易产品,出口到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实,这是八十年代泉州服装产业的一个缩影。今天的泉州,迎来了服装业制鞋业的大发展,拥有了安踏、特步、德尔惠、三六一度、匹克、鸿兴尔克、七匹狼、九牧王、柒牌、利郎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07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