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苗乡侗寨处处繁花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a_4661155.html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五年光阴掠过,是榕江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五年,全县上下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农业产业风生水起、城乡面貌悄然改变、条条道路连接互通、生态环境不断美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一路走来,征途波澜壮阔,成就催人奋进。

五年接续奋斗,榕江县交上了一份厚实的成绩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亿元,年均增长9.39%;全县13.9万人全部实现脱贫;2.53万人搬出大山住进新房;有劳动力贫困家庭1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车江坝区成为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首批样板坝区;林下经济蓬勃发展,建成林下百亩基地个、千亩基地20个、万亩基地1个......

一组组夺目数字、一项项喜人成果,见证极不平凡的五年,写下载入史册的榕江答卷。新征程,新发展,如今的榕江,从城市到乡村、从车间到田野,处处生机勃勃,勤劳奋进的榕江人用双手建设起美丽幸福的家园,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产业谋升级沃野花万朵

榕江县车江坝区是黔东南州4个万亩坝区之一,规划面积亩。放眼望去坝区一马平川,一排排钢架大棚鳞次栉比,挖掘机翻新的黄土延伸到视野尽头。当下正是春耕播种的时节,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在三鑫天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种植基地中,务工的群众有的忙着移栽辣椒苗,有的忙着翻土、撒肥、灌溉,一片春耕的繁忙景象。

王老福正在指导工人往土壤中撒化肥,为栽种辣椒苗做准备。“现在栽种辣椒苗比较多,还种植豇豆、茄子、苦瓜等蔬菜,公司采摘的蔬菜主要卖到广东市场,现在每天有40多人在基地干活。”王老福告诉记者。

王老福在坝区工作有十多年了,见证着车江坝区的“蝶变”。王老福坦言:“早些年种植比较分散,村民们都各自种植西瓜、甘蔗、水稻等农作物,连片种植的面积少。经过这两年的发展,由公司统一种植、管理、销售,各项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搭建的大棚给蔬菜种植提供更多的可能。”

车江大坝蔬菜基地,村民采收西红柿。杨成利摄

榕江充分利用车江大坝“天然温室”、水利优越、土壤优良等优势,按照“一年三熟四收”的高效种植方式,优选确定每季附加值高的蔬菜品种,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需求,全力推行订单种植,做到规模种植、科学轮作。

车江大坝还给当地群众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龙县云家就在坝区周边的村寨,她已经在基地务工4年多了,是基地里的一名打工人。“我们没有什么文化,从来没有去外省打工。现在年龄大了,就来基地务工,离家也近,平均下来每个月也有元左右的收入。”龙县云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笑着说。

在车江坝区,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公司+农户”的组织方式,将农户、公司和龙头企业连在同一个产业链上,除了三鑫天源公司以外,还有榕江县农投公司、阳光合作社等多个运营主体,让实现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榕江县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目标,全力打造供粤港澳蔬菜基地、贵阳市蔬菜保供基地;以蔬菜产业为核心、以科技示范为引领、以产业融合为目标,延长农特产品深加工链条,结合榕江旅游资源,把车江农业产业园建设成为一二三产联动的全产业链项目,实现坝区全产业链发展。

就业引“活水”浇灌幸福花

技能培训“富脑子”、创业追梦“给票子”、就业创业“指路子”,榕江全面推动就业促进、创业引领、服务平台等工作,用温润的政策土壤和公平的就业创业环境,让一个又一个的就业创业者在榕江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

榕江创建“榕易办”政务服务品牌,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1天办结”;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榕江工业园区获批贵州省特色工业园区。企业带动就业,让群众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

在榕江县工业园区榕江洪泰鞋业有限公司产车间,车间内缝纫机运转着,发出“哒哒哒”转动声,生产线马力全开,员工在各自生产岗位上赶制鞋子。

车江坝区郊外田园春景。王炳真摄

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的王银珍是卧龙社区的搬迁群众。“我们家搬到县城已经四年多了,我来车间上班一年多,从车间到家走路十分钟左右,非常方便,按照计件结算工资,多劳多得。”王银珍说。

榕江县聚焦产业企业用工抓“内稳”,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工业园区企业需求,积极组织引导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稳定家庭收入,有效解决有就业意愿务工人员就业难和园区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主阵地抓劳务“外输”。通过集中专列专车组织输送、爱心帮助输出的方式,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促进增收。开通专车专列等形式进行“点对点”有组织劳务输出,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榕江县今年从大年初三起就开始定点输送第一批外出务工群众。”榕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余光虎说。今年以来,榕江县通过专列、专车、直通大巴车等方式共集中输出19批次共人。

同时,开展线上招聘活动,通过搭建招聘云平台、开通线上专场招聘、主播带岗等方式,全力推动线上招聘。线下通过乡镇广播宣传、发放宣传资料、村寨“小喇叭”、驻村工作队上门入户送岗位等多形式畅通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有组织劳务输出。

政策送暖,措施有力,抚慰求职群众的心,也解决企业用人难题。榕江县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元和元。

借力新媒体唯有花枝俏

春回大地,茶叶飘香,眼下正是春茶采摘的好时节。在榕江县两汪乡空烈村汪脑青白茶基地,一垄垄茶树满目翠绿,三五成群的采茶工背着茶篓采摘茶叶。

和往常不同的是,为让更多人看到茶园的景色,两汪乡将茶园与互联网连接起来,邀请主播走进茶园。跟随采茶工的网红主播们纷纷在茶园里架起了直播设备,一边直播采茶过程一边与屏幕前的观众互动,带着观众“云”上欣赏茶园的美景,感受采摘茶叶的魅力。

在现场,主播潘雪正通过直播间,向观众展示采茶的过程,介绍采摘茶叶的小技巧。“我们账号最高的有多万粉丝,希望通过直播,让更多人了解榕江青白茶。”潘雪告诉记者。他们团队去年两次直播带货榕江的水果,现在团队里也有人在榕江小丹江拍摄视频,宣传榕江旅游景点。

荔榕高速公路榕江县境内八开段都江特大桥。李长华摄

随着网络直播带货新媒体的兴起,榕江抢抓先机,成立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文创产业园,根据“新媒体+产业”发展思路,打造一个集新媒体人才孵化培训、直播汇集、优质产品供应链汇集、直播平台资源汇集、政府扶持政策汇集的文创产业集聚区。

开展“千名村寨代言人孵化项目”,积极鼓励群众加入新媒体中来。年1月至年2月底,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带货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等销售额达万元。截至目前,榕江县“村寨代言人”入驻各平台共计人。

同时组织新媒体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从作品定位、拍摄方法、带货奇招等方面进行培训。新媒体人才线上培训2次,培训人;线下培训7次,培训人。

通过开展培训,引导新媒体人才从榕江人文景观、民俗风情、非遗精品、农特产品、特色小吃等做文章,搭好与外界的“信息桥梁”,讲好榕江故事,展现榕江美丽乡村,闯出一条新媒体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

回首过去,榕江苗乡侗寨大地华丽蝶变、生机勃发。展望未来,又一段崭新的历程已然开启。站在新起点,榕江千帆竞发、奋楫当先,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谱写榕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郭芳霞

编辑钱仕豪

二审余光燕

三审熊诚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75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