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刚上映,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了,生与死的意义被一部动画片探讨,最开始我是不信的。动画片就是讲给小孩子的呀,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也为之动容。
电影的英文名字叫做coco,coco也是主人公米格的太奶奶。米格的音乐梦想被家人喝令停止,只想让米格长大之后依然继承家族的造鞋业,原因谁也不知道。但他偶然发现自己的曾曾祖父就是所有人都喜爱的歌神偶像,但是家里的所有人都避而不谈他,也不把曾曾祖父的照片供奉起来,这让米格感觉很疑惑。
亡灵节到了。这一天所有的亡灵都会回到现实世界和亲人们团圆。但是必须要亲人们心里想着去世的人或者一直为他们祭祀,不然的话是不能回到现世的。
米格要去寻找曾曾祖父歌神,他想知道音乐的真正意义。但是却在亡灵节那一天,他从现世误穿越到亡灵的世界。米格必须要找到爱着他的亲人的祝福,不然的话就得等同于这些死去的人一样。
亡灵的世界并不想我们正常认知的荒凉和悲伤,而是到处充满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唯一不同的是,亡灵们都顶着一个骷髅头。
米格在另个世界中遇到了一个流浪汉埃克托,埃克托是个爱音乐的流浪汉,但他因为抛弃了家庭,所以现世根本没有人惦记他,等到他真正被现实世界的人所遗忘,那他就会像花瓣一样消散,也就是真的从两个世界消失。
埃克托一路帮助米格找到了歌王,但是歌王并不是米格的真正曾曾祖父,所以歌王的祝福对米格没有帮助。原来是这位假歌王抢了曾曾祖父的所有成就,冒名顶替了他!
米格这一路亡灵世界之旅让他真正参透了死亡的意义。广义上的死亡,是和自己现世的亲人隔绝,但是灵魂的死亡,是被所有人从脑海里遗忘。
影片其中一个主题是家庭,米格的大家庭中,每个人都很有爱,家里的大家长是曾曾祖母coco。coco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可以说已经在弥留之际。而这个大家庭的黏合剂和纽带就是coco,其实电影中表达家庭的主题很常见,但是亲情的传递也是世代传承的。
就如同coco也曾是他父亲的女儿一样,她心中作为女儿对待父亲的割舍不断的情感也伴随了她几十年。其实埃克托就是米格的曾曾祖父,他被奸人所害,在回家的路上被假的歌王暗杀,而假歌王对这个家庭根本没有情感,所以这么多年也没有管过妻子儿女。
coco的妈妈非常生气,认定了coco父亲是个大渣男。于是便狠心不让家中所有的人触碰音乐,也不让大家祭奠他,所以真正的歌王埃克托在那个亡灵的世界就变成了没人惦记的人,成了流浪汉。
但是coco依然记着小时候父亲一边弹吉他,一边抱着她给她唱歌的场景。也因为coco一直想着父亲,所以维克托才不至于在亡灵世界烟消云散…coco在电影的最后也去到了另一个世界,虽然那时她已经白了头发,牙都掉光了。但是她仍然像小孩子一样牵着爸爸的手。不管我们多大,在外面有多么驰骋,回到家中我们仍要像孩子一样,在父母面前也依然是个孩子。
电影对于死亡的定义真的触动到了我,只要这世上有人还能想到你,思念你,有人记得,就是另一种意义的活着。
这个概念和我们的极乐世界很相似,这也给我们活着的人莫大的安慰。可能多年后,我们会忘记和去世亲人相处的点滴,忘记他们的容貌,但是我们唯一记得他们曾经存在过,记得他们也爱着我们。既然这些逝世的人们是存在于我们脑中的,是和我们有爱的连接的,那他们就不会消逝。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过得很好,甚至可能真的会有某一天他们会来看看我们,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
曾经我很惧怕亲人的离世,因为曾经历过,所以久久难以接受。我无数次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我不是在做梦吧!
我不信…但我也相信我的亲人即使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也会爱我,也会用他的方式保护我。这一来,我连走夜路也不会怕,因为我觉得他们在保护着我。
去感受这部电影后,我好像用孩子的童话方式接受了死去的意义……就像是有人曾说,死去只是他们从队伍的末尾排队去了。可能只有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离别这件事,才是个童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