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没有倒闭的皮革厂钛媒体APP

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708/5527034.html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丨五环外OUTSIDE,作者丨尾火,编辑丨张假假

提起温州这个地方,所有人第一反应想起的一定是:土豪、炒房和那个跑路的江南皮革厂老版黄鹤。

因为一首歌,温州皮革厂被迫和“通通0块”以及“小姨子”深度绑定。但其实温州还有另一个更令他们自豪的称号:中国鞋都。

一家江南皮革厂倒闭了,却有数千家温州皮革厂还在孜孜不倦得生产着,一双双制作精美的皮鞋通过发达的运输网络被销往全世界16个国家。

温州市一个不知名的小县城永嘉,就有奥康和红蜻蜓两家上市的鞋业公司。而另一个制鞋中心鹿城也有康奈、东艺这样知名的“国民品牌”。

截止年,温州制鞋产业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亿元,每年生产的鞋子有1亿双,占了世界总产量的八分之一。

世界上每八双皮鞋,就有一双是温州出产的。双屿鞋都老旧厂房里的车线机晃荡两下,巴黎的货架上就多出三双皮鞋。

温州那些没有倒闭的皮革厂,才是八卦背后的主旋律。

01、“大火烧不尽”的温州皮鞋

年的8月8日,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上火光冲天,火堆里正在焚烧的居然是双来自温州鞋厂的劣质皮鞋。

武林门火烧温州鞋现场

而这场大火的起因,据说是原商业部长胡平的女儿在武汉的商场里买了一双鞋,结果穿了一天鞋底就开胶了。商业部长的愤怒很快就烧到了各地的制鞋厂,作为当时国内低廉皮鞋的制作基地温州,自然也被这把火“烧”了起来。

当时杭州人把温州生产的皮鞋叫做“晨昏鞋”,讽刺温州鞋早晨穿上脚,黄昏就会坏。

康奈集团的董事长郑秀康对当时的温州制鞋业还记忆深刻,“很多鞋厂的老板们就把纸板塞进鞋里的,这种鞋不能浸水,不能走远路,少则一天,多则五六天,鞋子肯定龇牙咧嘴。”

火烧起来之前,温州皮鞋厂的老板们才刚刚尝到甜头。

和温州其他不少产业一样,温州皮鞋也走的是“由贸入工”的路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街头的温州补鞋匠们逐渐完成了从补鞋到卖鞋,从卖鞋到制鞋的华丽转型,这些“灵机一动”往鞋子里塞纸板的老板们靠低廉的价格把温州皮鞋在全国大卖特卖,赚得也是盆满钵满。

火烧起来之后,温州鞋和温州“皮鞋佬”们一起被灼印到了耻辱柱上。

全国的商城几乎都不再让温州鞋进门,郑秀康还记得他拿着头层皮做的质量顶尖的皮鞋,却在商城却屡屡碰壁。上海的一家商城的负责人对他说:“不是你的鞋不好,是你的出身不好。”

大量商店将温州鞋拒之门外

大量制鞋厂的倒闭并没有阻止温州“皮鞋佬”们继续在这个行业奋战。有些老板跑路了,有些老板却决定一条道走到黑。为了摆脱劣质的称号,披荆斩棘的皮鞋厂老板们开始谋划温州皮鞋的“二次出道”。

就像《温州一家人》的封面上写的那样:

他们们经历过绝境,但是不绝望。

武林门火烧温州鞋时,王振滔正在武汉推销皮鞋。他出生在永嘉县,因为家里穷15岁就辍学打工。大火之后,温州鞋臭了。王振滔卖的皮鞋被当地的工商部门全部没收了,直接损失了0万。

当别人都不做鞋的时候,王振滔决定开始做鞋。第二年,王振滔与和妻子的舅舅钱金波以及另外一个朋友,每个人出资一万,买来生产设备,正式创立了“永嘉奥林鞋厂”,只有一台制鞋机,钱金波生产,王振滔销售,这就是奥康集团的前身。

而舅舅钱金波则是另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红蜻蜓”的创始人,这又是一个家族企业分道扬镳的故事。

和王振滔一样,意尔康的创始人单志敏也出生在永嘉县。大火之时,19岁的单志敏还在和两个哥哥卖纽扣。很快这个小伙子就发现卖纽扣不如卖皮鞋赚钱,卖了一阵子皮鞋之后,他又发现卖皮鞋不如做皮鞋赚钱。

一台手工压机、三台缝纫机、八把铁锤,这是4岁的单志敏的全部家底,再加上借来的5万块钱,他带着18个工人注册了“青田意尔康鞋厂”。

温州话是全中国最难懂的方言,而这也成了温州社会关系网里一剂神奇的粘合剂,别人一听你的口音,就会打听你是哪的。这让温州的宗族文化和熟人社会极为发达。正因此,在温州跟乡亲们借钱也要容易得多。

康奈的创始人郑秀康当时在酝酿建一个皮鞋机械化生产的流水线,但是缺钱。亲戚朋友把家里的房产、地契都交到了他手里,摞起来足足有一尺厚,靠着这些地契他从银行贷款50万,成为温州制鞋业成功机械化生产的第一家。

熟人社会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一旦一个人有了成功模式,其他人可以快速地模仿拷贝。这就是全国闻名的“温州模式”,温州人正是靠模仿能力强悍迅速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垂直领域,皮鞋也不例外。

奥康的老总王振涛回忆,巅峰时期温州像这样的家庭作坊式皮鞋厂有多家。

伴随着90年代的经济腾飞,温州的皮鞋业开始由粗陋的家庭工厂向现代公司转型。到了90年代,温州皮鞋品牌开始一一起飞,发展迅猛。在年评选的“中国十大真皮鞋王”里,温州就有三家公司上榜。

年,北京“浙江村”里正在数钱的温州商人

温州皮鞋可能天生属“木”,被“火”克,这之后又被烧了两次。

年1月15日,同样是在武林广场,奥康集团的创始人王振滔再次把双皮鞋付之一炬,这一次他烧的是“冒牌货”。烧鞋的炉子上刻着“信用温州品牌强市”八个大字,这场大火无疑是为了一雪前耻。

年双假冒奥康皮鞋在杭州武林门广场被付之一炬

年9月17日,西班牙东部的小城埃尔切,个西班牙人聚集街头,烧毁了一辆载有温州鞋集装箱的卡车和一个温州鞋商的仓库。他们游行示威的标语上写着:“埃尔切市民们,让我们团结起来,把埃尔切所有亚洲鞋都赶出去,把运送亚洲鞋子的集装箱全部烧光!”

这场西班牙烧鞋事件则是因为温州鞋物美价廉,占领了当地80%以上的市场,当地鞋厂纷纷倒闭,自然引发了当地人的抗议。却也侧面印证了温州正在从“中国鞋都”变成“世界鞋都”。

我还记得小时候,每年生日我妈会带我到镇上唯一一家皮鞋店,店长像献宝一般从仓库里拿出一个印着红色蜻蜓的鞋盒,“这是牌子货,红蜻蜓,真皮的,质量好。”

我就会收获一双大一码的昂贵皮鞋,这样明年脚长大了还能接着穿。红蜻蜓皮鞋构建了一个10岁女孩对名牌皮鞋的全部幻想。

从“晨昏鞋”到“牌子货”,从国内商场挂着“本店不出售温州鞋”的告示牌,到远销国外多个国家,温州皮鞋终于用10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

0、温州皮鞋的新挑战

摆脱了“劣质”的名声,温州皮鞋却依旧要饱受考验。

年金融危机,大量工厂倒闭,我们熟悉的江南皮革厂老板黄鹤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跑路的。而存活下来的皮鞋厂现如今也要面临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品牌重塑。

现在早已不是人们会省吃俭用几个月,买一双好皮鞋来犒劳自己的年代。年轻男孩们心心念念的不再是一双经典耐穿的奥康皮鞋,而是一双黑白配色的AJ。而长大了的小镇女孩们心里幻想的高跟鞋也从“红蜻蜓”变成了“红底鞋”。

大人,时代变了。

对温州皮鞋厂的老板来说,能挺过武林门的大火,能挺过金融危机,自然也会想办法挺过突如其来的疫情和自己不熟悉的新时代。

疫情期间,红蜻蜓家门店几乎全部关闭。红蜻蜓的董事长钱金波,这个60年代出生的温州老板也来到了淘宝直播间,开始尝试直播卖货。

而和钱总颇有渊源的奥康董事长王振滔也不甘落后,同样开启了自己的淘宝直播卖货生涯。所谓上阵父子兵,少东家王晨也一起来站台。

直播间里的王振涛

当大品牌在考虑拓宽销售渠道时,小工厂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渡过难关。

刘建业是温州一家外贸出口鞋企的老板,在温州开了10年的鞋厂。疫情期间,出口的鞋子被积压,卖也卖不出去,转内销也不行。在经历了一夜失眠之后,他卖掉了自己杭州的房子,换来了多万的现金。这些钱可以让自己的工厂维持半年。

温州有一句话:宁肯睡地板,也要做老板。

未来,温州一定还会有无数的皮革厂倒闭,但也会有无数的皮革厂重新欣欣向荣。“每根头发都是天线”的温州老板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发财的机会。

03、结语

温州博物馆历史厅的主题词是:温州人,一个生存与发展的故事。

而这也是温州皮鞋厂的故事,他们为了生存而崛起,披荆斩棘地走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永不绝望。

不管是曾经跑路的老板黄鹤,还是正在艰难转型的国牌奥康、红蜻蜓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双手缔造属于温州的创业奇迹。

一个温州老板,可能会跑路,但永远不会躺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14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