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来源
商业传奇上过总裁班或创业课的人,可能都听过老师讲过一个铁律,在创立公司时,股份不要平分,必须有一个人当老大,才能避免决策时因意见不合,达不成一致,股东会否掉方案,贻误战机。现实中,确实有不少企业吃过这样的亏,刚开始创业时,大家能共苦,但企业做大后同甘时,往往会出现矛盾,为后来的产生罅隙甚至不欢而散埋下祸根。但如果一起创业的是兄弟姐妹呢?也不行。我们看到,很多兄弟一起创业,也分大股东和小股东,后来分家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也有的兄弟或兄妹,一起创业,股份一样,而且同时登上富豪榜。下面三对就是典型的例子。1、阮氏兄弟一起创业,20年做一件事很多人用过公牛的插座,可能不知道背后有一段商业传奇。公牛集团由浙江慈溪的阮立平、阮学平兄弟俩一起创业。在最新发布的年胡润百富榜上,兄弟俩的财富都为亿元。兄弟俩出生在一个渔村,阮立平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后并入武汉大学)毕业后,进入水利部杭州研究院工作。浙江人天生的商人基因,让他不甘于枯坐办公室,私下里,阮立平偷偷做些小生意。当地兴起一个个插座厂家后,弟弟阮学平做起插座生意,把阮立平在杭州的住所当成中转站,甚至逐渐当作仓库。那时插座的质量不好,兄弟俩经常把坏的插座修好后再卖。这是让阮学平产生了生产质量更好的插座的想法。年,阮立平用2万元与弟弟一起成立了一家插座厂,他喜欢篮球,当时飞人乔丹和所在的公牛队达到历史的顶峰,于是兄弟俩就把企业叫作公牛。随后几十年,他们就专注地做一件事——插座,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凭借插座,公司年、年和年营业收入分别超过70亿元、90亿元和亿元。今年初上市后,公司备受追捧,如今总市值超过亿元。阮立平和阮学平都持有43.14%的股份,25年兄弟俩都是平分财富,称得上企业界的佳话。2、安踏丁氏兄弟,与父亲一起创业来自福建泉州的安踏丁世忠和丁世家兄弟,也可以说是平分财富。在胡润百富榜上,两人的财富分别为亿元和亿元,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公牛集团的阮氏兄弟不同,丁氏兄弟是与父亲丁和木年一起创办的安踏,丁世家是哥哥,出生于年;丁世忠出生于年,但财富要比哥哥多,如今也是企业的一把手。其实,早在创立安踏之前,丁和木就创办了一个小鞋厂,当时规模不大,也不叫安踏。兄弟中,往往都是老大沉稳、实诚,弟弟更精灵。17岁时,丁世忠觉得在家里等买主上门不是办法,就想离开父亲的鞋厂,到外面闯荡,卖鞋——不仅只卖父亲鞋厂的鞋,而是整个晋江的鞋。丁和木一听,老大在家,小儿子想出去闯荡就让他去吧,给了丁世忠1万元。丁世忠带着双泉州晋江各鞋厂产的鞋,独自一人到了北京。很快,他就把鞋摆进了北京各大商场,短短几年,父亲给的1万元,变成了20万元。年,丁世忠回到泉州,与父亲和弟弟一起创办了安踏,很快安踏成为当地鞋业的老大,随后又进更多相关行业,成为中国运动服装的领军企业。公司于年在港交所上市,如今总市值达近亿港元。丁世忠因为能力突出,被家族推选为安踏董事长,哥哥丁世家则任副董事长,股份也比弟弟略少。3、打工妹与哥哥一起创业,财富都达亿元王来春与蓝思科技的周群飞一道,被视为打工妹的逆势榜样。她出生于年,30多年前,还只是汕头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初中毕业后,在家干了多年农活。年,她来到深圳,进入当时刚成立不久的富士康,成为第一批个员工之一,后来则成为富士康流水线上成千上万个普通打工妹之一。但她工作比其他人用心,后来成为大陆打工妹中最高职级的课长。干了10年的操作工后,年,王来春离开富士康自己创业。其兄王来胜比她大3岁,也曾在家务农,从80年代中期开始经商,是个体户。年,兄妹俩一起购买了立讯有限公司的股权,并在立讯旗下创立了深圳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其就是如今立讯精密的前身。当时富士康正高速发展,对很多配件的需求越来越大,王来春看准了机会,给富士康生产手机连接器,后来他们还进入苹果等世界手机厂家的供应商名单。不仅和原来的老板做起生意,她的公司还得到富士康老板郭台铭的弟弟郭台强的投资。这显然又为王来春做了背书。年立讯精密在A股中小板上市,兄妹俩通过立讯有限持有立讯精密40%的股份。在年胡润百富榜上,王来春和王来胜的财富一样,均为亿元。在立讯精密,王来春任董事长、总经理,王来胜任副董事长。3对兄弟或兄妹,一起创业,一起平分财富,在现实在演绎什么叫兄弟情、兄妹情,什么叫亲如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