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康奈首尝合作新模式红利

2月22日下午,杭州海关所属的温州海关与合肥海关所属的宿州海关跨关区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在温州、合肥、宿州三地同时启动,并对康奈集团温州本部和宿州康奈工厂,通过“云”直播的方式,进行现场验收和审核。康奈鞋业(宿州)有限公司由此成为安徽省首家跨关区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试点企业。

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是海关总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加工贸易监管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突破了以单一合同或单一企业为单元的传统加工贸易监管方式,将同一集团内的企业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监管,解决了以往保税料件难以在企业间流转的问题。

康奈集团有限公司是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康奈鞋业(宿州)有限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近年来,康奈集团加工贸易订单量增势喜人,但因温州本部产能限制,部分出口订单流失,一直希望通过宿州康奈来完成一些外贸订单。可是按原有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这种跨区域运作手续繁杂,成本较高。两地海关入企调研后推荐企业开展“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打破地域限制,充分利用海关内部系统、企业ERP系统,开展跨区域协同监管。

康奈鞋业(宿州)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康奈集团本部唯一一家省外子公司,年产能万双鞋,年产值1.5亿元。新监管模式下,宿州康奈开展外发加工业务不再需要向海关办理备案手续和提供担保,从而在保税货物调配上得到便利,有效减少资金占用,降低交易成本。

“得益这一创新举措,集团不仅可免除全工序外发风险担保金万元,而且能突破产能限制困境,提升生产效率。”据康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康奈鞋业(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杏灿介绍,宿州康奈在原有经营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预计年产能将提高15万双,年产值可增加0万元。

宿州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刘志付表示,温州宿州两地海关首次开展跨关区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是我市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精神的具体举措,将进一步优化宿州营商环境,加速承接产业转移,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打开了杭州——宿州结对合作帮扶的又一条“绿色通道”。“下一步,宿州海关将结合试点情况,重点培育相关企业,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加工贸易改革的红利。”(记者王志新付子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88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