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一个男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如果没钱的话,那生活一定非常不如意。在一般人眼中,男人过了三十如果还没有一份足以养家的事业,那他的整个人生也就这样了。但其实,在中国,无数的男人都在终生奋斗。“中年改命”的故事并不鲜见,很多人都是先成家后立业的。真的没必要过分地因年龄而焦虑。
中国福建鞋业巨头——°创始人丁建通的人生就是一部典型的“中年改命”的传奇。在福布斯富豪榜上,福布斯区区十亿的身价可以说不值一提。但如果你知道他在发家之前的情况,就会觉得他的人生比马云更传奇了。
在今天的大学生看来,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哪怕只是没找到一份坐办公室的工作,都能称为“凄惨”。而丁建通这位鞋业大亨在40岁之前,都过着跟鞋业没有任何关系的“凄惨”生活。他种过地,捕过鱼,当过农民工。结婚后,他接连生了四个孩子,聊以糊口的营生竟是吹唢呐。因为家里困难,孩子们都没有上学,只能在鞋厂里打工。那时,他大概也觉得人生也就那样,并不会有太大的转机。
当年有一句话叫“先富带后富”,如今很多人觉得这个意思就是让那些有钱人给自己钱,让自己富起来。其实不然,这里丁建通的事迹也能很好的解释什么叫“先富带后富”。在41岁那年,丁建通突然意识到,身边很多人已经靠做鞋子发家致富了。正是这种榜样和风气带动了丁建通改变命运的决心。他觉得既然别人能靠做鞋子致富,那他也一定能。
榜样和风气的力量是巨大的,丁建通说干就干,他不仅把家里的房子拿出来做了“工作室”,还把孩子们都拉回来给跟自己一起创业。有一句话叫“生活不易,多才多艺”,说的是生活会逼着一个人学很多东西。41岁的丁建通也是从0开始学做鞋。他自己竟痴迷其中了,痴迷到走在路上专门盯着别人的鞋看的程度。竟然很快就“出师”了,最开始一天能做五双鞋。
为了躲避竞争,他踩着自行车把这些鞋运到离家很远的泉州等地出售,销路果然不错,一双鞋能挣3元钱。那是在八十年代,已经是巨大的利润了,今天有些淘宝店一双鞋的利润也不过3元。随着活儿越来越熟,他的家族作坊做鞋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再加上他做生意实在,鞋的销路也越来越大。短短几年,他就真的实现了做鞋致富的梦想了。
那时候,福建像丁建通这样做鞋的老板并不少,但最终也都只是个土老板。丁建通为何能走到今天,成为知名的鞋业巨头呢?这大概也有运气的因素,但本编觉得,最主要的还是他做人的态度踏实认真,做生意诚信可靠。最开始他也没想过有朝一日做一个品牌出来,但找他定鞋的人越来越多。创业两年后,他把家庭工作室升级成了制鞋工厂,用机器一天能做一万双鞋子。这些鞋子不仅不愁销路,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丁建通着实赚了不少钱。
但本编最佩服的是,丁建通并没有满足于只做一个土老板。已经“奔5”的他不知又是在哪里受到的启发,决定做一个中国的鞋业品牌出来。有趣的是,他当时看到美国“别克”车的商标觉得很喜欢,于是就把自己的品牌取名为“别克”。那是年,而别克进入中国是年,因此也不能说他是盗别克的品牌名。后来别克进入中国后,他为了不影响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经过几年过度之后,把“别克”这个品牌让了出来。这才有了°这个品牌。
事实证明,让出商标的决定是很很正确的。取了°这个名字后,丁建通的运动鞋品牌才开始走上了成名的快车道。改名的第二年,销量就增长了60%,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也有了巨大的飞跃。如今在国内鞋业领域仅次于安踏、李宁,稳居前三的位置。
如今丁建通虽然已经是身家10亿的董事长,但仍然保持着当初的农民本色。对他来说,有钱只是证明了他的能力,既没有改变他的精神,也没有让他爱上物质享受。当年糊口的唢呐他也没有抛弃,还经常为乡亲们演奏。这种心态大概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反观那些过了25岁就焦虑的年轻人,多是到了三十、四十依然在焦虑。其实有什么可焦虑的呢?不如调整好心态,认认真真地区做点事情。
只要我们保持信念并付诸行动,那在任何年纪,人生都有改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