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为何想自杀事业巅峰期患心理疾病,

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53.html

当下工作、生活压力巨大,抑郁人群与日增加,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负面情绪,只要我们积极地、正面的去面对完全可以压制住这种不良情绪。

今天的主人公的抑郁症险些夺走他的一切,他在20年前是一位身价上亿的国内巨富在爱人医院心理科就诊。见面后对主任说:“感谢戴主任,昨天我成功地谈下了康复后的第一笔生意,万的生意!”

风光八面的亿万富翁何以羡慕老乞丐

年夏天,高进从杭州某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到家乡浙江省瑞安某农具厂做技术员。几个月后,高进就因不满足每月多元的工资而辞职下海。他在温州的郊区租了一间每月租金为30元的小平房,用元批发了一些领带夹慢慢开始他的原始资本积累。

时间不长,不满于这种小本经营的他看中了做一次性打火机的生意,但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他的一位堂叔做了几年的布匹生意,早已是万元户。为了能从他手中借出元开办起小工厂,他开始向这位堂叔借钱,起初是借元,并说“五天还”,结果五天真的还了。过一段时间借元,说“半个月内还”,果真不假,总之多次借钱,每次都是如期或提前还款,当然这些钱他根本就一分也没用过。他只不过要在堂叔心中树立极佳的商业信誉。终于有一天,他开口要向堂叔借钱元,并承诺一年内还上。堂叔说:“好,我答应你,你这孩子就是讲信用!”

一个月后,高进凭着一套机器和简易的厂房生产出了一次性打火机,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第二年,高进又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将当时流行的电子表大量地推销到省外十几个城市。这时,他已实现了“百万富翁”的梦想。到年,事业上平步青云的他又发展起了自己的服装业、制鞋业,他的资产已过千万。再后来,他又在郊区、海滨以及瑞安、台州等地成功地发展了房地产业。到年,高进的集团共辖11个大型的公司,其固定资产已过亿元,温州繁华的闹市街头一座25层楼的集团大厦代表着高进的成功和年轻霸气。

在旁人看来,高进早已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在温州,所有知道高进的人,无不对他充满敬意。

但是,没人知道,就在高进的资产不断增长的时候,他却被好多东西深深困扰。事业做大了,他好像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刻也不能停息。11个子公司,每天都要有大量的决策由他拍板定夺,每天都要与生意场上的对手们明争暗斗。这些所带来最直接的痛苦就是严重失眠,高进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的觉。沮丧之中,他忽然感到,事业的成功对他来讲已经没有新鲜感和兴奋感,他真的太累了!一天,当他带着几分醉意在随从们的簇拥下从一家大酒店出来的时候,一个肮脏的乞丐向他伸出手来,他用不耐烦的神情示意助手将他打发开,助手赶紧掏出一元硬币扔在乞丐脚下,这时乞丐赶紧拾起并向高进连连叩头。

一直暗自苦闷的高进陡然惊愕,一元钱竟让一个乞丐如此兴奋异常,而自己一个日进千金的成功人士却找不到任何东西挑起自己的兴奋,这难道是老天的不公吗?为此,他对随从们说今天要自己走一走,等随从们离开后,他又回过头来找到了那个老乞丐,并在一家偏僻的餐馆里宴请了他。此时的亿万富翁高进,将半个脸遮挡在支起的西装领子里,与老乞丐探讨起了人生。老乞丐告诉他,他是江西上饶人,家里有个读书的孙子,每天能讨来几十元钱,每月都要给家里寄回几百元钱供孙子读中学。老乞丐告诉他,想到孙子读书自已每天都很快乐、轻松,每天晚上睡在桥洞,日落而息,能睡上八九个小时的觉。

老乞丐的话让高进感到了悲哀,他感到自己一个身价亿万的大富翁竟没有一个肮脏的乞丐幸福,他从心里羡慕乞丐没有精神压力、自得其乐的生活。这天,他走在温州的大街上,一个人独自流泪了。

不堪重负的内心已摇摇欲坠

一个亿万富翁竟羡慕乞丐,这在常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也许正因如此,才更加重了高进的内心痛苦。因为他不敢将这种心理活动讲给任何人,甚至是他的亲人。每天,他都要在下属面前一如既往地装出一副威严的、坚定不移的硬汉形象,以让他们感到内心的震慑;在生意场上他永远要左右逢源而不露破绽,周围的所有人对他从来都是毕恭毕敬,将他视为崇拜对象--所以,他要将内心的烦躁和痛苦都深深地埋在心里而不让任何人知道,否则他就担心人们将他看破。

这种状况越来越加重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援,仿佛总有一种无名的烦闷充斥在他的心间。失眠、倦怠像一个赶不走的瘟疫一样,吞噬着他的意志。这时,他开始变得焦躁不安。每当下属们流露出一种快乐的神情他心中就产生了一种难以控制的妒意。为此,他忍不住无原则地发脾气。

有一次,一位企划部年轻的女职员与同事开了一句轻松的玩笑,被他意外听见,他当即拍了桌子:“工作时间,你哪里来的这么高兴?扣发你当月奖金!”所有在场的员工目瞪口呆、噤若寒蝉。

有时他给下属打电话对方如果接听的动作稍慢一些也要遭受他一番劈头盖脸的训斥。年春节前集团中层酒会上一位部长闲聊中谈起某某集团的苏老板将与北京的某某名人一起度假,被他听见,又不高兴了,一下子将酒桌掀翻。

在人们的心目中,高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这座属于他自己的集团大厦里,他就像一个暴君一样,随时随地会将一场风暴降临,让战战兢兢的下属们惊讶不已。好多过去跟他能随意相处的人如今只能对他敬而远之,而这恰恰又让高进懊恼无比。

一次在集团中层领导大会上,高进发脾气说:“你们这些人,越来越远离我了,是不是有人总在我的背后说三道四。告诉你们,我的耳目很多,你们说什么我都知道!”在他的心中他越来越怀疑一切,仿佛周围的人们都在窥伺他的财产、地位等等东西。

高进越来越封闭了,他自己还不明白,下属们在他面前战战兢兢,而他更害怕下属背地里议论他、嘲笑他只不过他是用一种发脾气的办法来掩盖罢了。更严重的是,高进在孤独无援的情况下,找不到一个可诉说的对象。到后来,他几乎对一切都疑神疑鬼:首先,严重的失眠使他认为自己得了心脏病。深夜里,他多次叫醒妻子:“我一定得了很严重的心脏病了。”这样,妻子医院,但检查后主任说他的心脏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回到家里后。他对妻子说:“主任一定是在欺骗我,我肯定有心脏病了。”这样他们医院。经过再次检查后,仍然没发现问题。此时的高进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

不久,高进从报上看到了一则某富翁被人绑架的报道。这使他整日忧心忡忡,他想到在集团里,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出现一个“汉奸”,吃里扒外地将他出卖。特别是当时他听说温州某一富翁的侄子被几个陌生人意外杀害,后来被证实匪徒原想暗杀这一富翁,结果是错杀了他的侄子,这个事件更让他惶惶不可终日。

由此而来的是,高进每日都如履薄冰,他胆怯地害怕亏本而不敢进行任何新方向的投资,而正在运行的生意也担心其功亏一篑。他曾为几个商界的朋友做贷款担保,他也更担心他们一旦亏了本,法院会依据协议找上门来。每当电话响起,他总担心是法院立案、开庭的通知,这使他始终处于一种恐慌的状态。而更可怕的是,他始终担心有图谋不轨之人或亡命之徒将他陷害。他不敢一个人走路,不敢一个人上电梯,甚至上厕所都要有随从陪同;他不敢一个人上街,也不敢到广场等人多的场所去。而且,他还害怕去单行线的车道,他总觉得那里没有对面的行车道,自身最不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高进的精神已经极为颓废。他有时意像孩子一样对妻子说:“我要妈妈搂着我睡,我真的很害怕。”他明明知道,自己的老母亲已经70多岁了!

久而久之,高进整日忧郁万分。他终于决定了结这一切。一天深夜,他将手伸向床前一座名贵的台灯,慢慢地拧下里面的灯泡,然后将手指伸向灯头……

一种犹豫使他的动作停止下来。此时此刻,想死又怕死的心理让他难以横下心来,这种矛盾让他感到内心的疼痛,他的手指停在那里,他泪如雨下,不停地发出酸楚的呜咽,这呜咽猛然将妻子吵醒!

回归阳光下的生活快乐无价

年的一天,医院心理科挤满了人,此时的高进和妻子都是一身布衣装束,当天为他诊治的值班主任是戴主任,坐在主任面刖,高进感到有些慌张,他生怕有人认出他的身份。关于自然情况,他做了所有的隐瞒,如主任问及他的姓名、年龄、职业,他回答“王小五,42岁,工人等。”

高进神情沮丧,一脸的无奈:“睡眠总是特别不好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妻子说:“我的先生这两年来总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到医院查了多次都没有事,但他还是要去查,我更担心的是,他什么都怕,人多的地方他不敢去,怕冲出人来杀了他,可人少的地方更不敢去,电梯里要是没人,他根本就不敢一个人去,和同事们很难相处,他总怀疑大家都是坏人,结果大家都躲着他。这一段他总要自杀,我们可怎么办啊!我做了很多工作,甚至给他跪下,医院来看心理主任,他怕别人知道。”讲到这里,妻子流下了泪水。高进说:“我多次想自杀,我明知许多做法、想法可能都是荒唐的,但我就是难以控制自己。”此时,高进泪流满面地拉着戴主任的手说:“主任,我太痛苦了,救救我吧,只要你能救好我,你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可在高进看来,戴主任对他并不同情,他那不冷不热的神情让高进感到了一种压过自己的高傲与神秘,这正是高进多年来没有过的感觉。多年来,他总是居高临下,没人敢在他面前装腔作势。而今天在主任面前,他却被主任的气势给镇住了。戴主任有些威严地说:“我能救你,一定能治好你的病,这要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要按我的话去做。”高进连忙称是。戴主任说:“先初步改善一下你的睡眠。给你开一点特效的安眠药,你的睡眠肯定会好转,一周之后再找我。对不起,时间到了,你们走吧,我还要接待下一个病人。”

一种被人管制、被人所辖的新鲜感觉袭上高进心头。回家后,他开始按照主任的要求用药。

高进有所不知的是,从医院回来后,妻子又偷偷到戴主任那里去了几次。她向主任袒露了高进的真实身份。并尽可能地将高进从创业伊始到成长为亿万富翁的历程细细道出,特别是丈夫这几年来的种种异常之举,她都毫不隐瞒地告诉了戴主任。这些资料对戴主任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令他对高进的治疗信心大增。四天后,高进感到自己的睡眠大大好转,精神上也轻松了许多,这使他兴奋异常。当天他就兴致勃勃地给戴主任主任打来“太好了,我的睡眠好多了。我想今天就去你那里看病,怎么样?”戴主任说:“对不起,今天没有时间,要按我们约定的去做。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过了一周后,高进夫妻又是一医院。一番心理测试过后,戴主任说:“先生,你患了抑郁症、恐怖症、偏执症、强迫症等多种心理疾病。这时高进焦急地说:“戴主任,你一定要救我啊。说实话,我就是XX集团的老板高进!”

此时的戴主任更为不屑地说:“我能救你,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必须完全听我的,否则治疗就会失败。”高进赶紧应承。

当时,戴主任主任要求,两人要签订一个协议,各保留一份。其内容是:“高进必须在每月的5、15、25号下午3点整来戴主任办公室诊治一次,高进不论多忙必须守时。诊治期间必须完全无条件服从主任的指挥。每一次对主任的提问高进必须全部实话实说,戴主任负责对此治疗隐私的保护。”当时,高进说:“还可以写这一条,治好之后,高进愿将自用的奔驰车送给主任。”戴主任说:“我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当时,高进夫妻要求主任到家里去治疗。高进说“到医院来我真的怕别人看见,再说家里条件也好,我的费用可以加上几倍。戴主任立刻拒绝:“不管你是什么人物,都是我的患者,必须到我这里来!”

高进每一次来诊治,都要将十来天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事情汇报给戴主任,而戴主任则一一做出解答和纠正。戴主任说:“白天尽量不要躺下想事情,那会越来越悲观。你怕什么东西就要去尝试着去做什么东西。比如你不敢一个人坐电梯,那你就偏偏要一个人坐一次。”可到了电梯门口,只要是空的,高进还是不敢上。这时戴主任就循序渐进,只坐一层,主任将他送进电梯,高进的妻子在二楼电梯口接应他,这样一个简单的事,他却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后来戴主任又将他领到繁华的广场、火车站等人多的场所训练他的胆量。

半年之后,高进的心理疾病有了很大的改观。这时,他能够基本独立地坐电梯、去人多的地方,或者独立地走单行线车道了。而为巩固成果,戴主任坚持不懈地对他进行各式各样的训练,同时对他的各方面的病态心理进行引导和纠正。高进说:“我就怕法院来的电话。”戴主任说:“越怕越做,你不要等,要主动给法院打电话,询问一下有无涉及集团的官司。”这样训练多次,最后高进终于释然。

有一次,高进说:“我现在对名利一点兴趣都没有了,比如名片,多年前印了某某董事长、协会理事等一大堆东西,后来觉得自己名气大了,这些都不用,只在名片上印上高进两个字就觉得够了。总之事业到这份上,已经没有成就感了,很空虚。”这时,戴主任说:“你做一些社会公益的事情,如赞助一些贫困大学生。”

于是,他很快拿出50万元在温州一所大学资助了一批大学生。当时,学校还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让高进站在主席台对着大学生们讲话。这让他感到耳目一新。回来后他对戴主任说:“感觉很好,大家都很尊敬我,我油然生出一种成就感。”

年底,恰逢高进儿子10岁的生日,他生意场上的很多朋友都提出要来祝贺,高进心里又恐慌起来他总觉得这些人都是别有用心,因为当时社会上关于他的传闻很多,大多是“得了重病,生命垂危”之类的,他想这些人无非是想来看他的笑话的,他无限失意地对戴主任说:“我这个亿万富翁身边居然都找不到一个知心的朋友吗?”戴主任告诉他:“你这样提防别人,对旁人始终戒备,怎么可能交到知心朋友。你试着去找找你当年尚未发迹时的同学、朋友,将心比心,肯定会有一些别样的感觉的。”

高进第二天就回到家乡瑞安,他中学时代的校友有的在做生意,有的也就在当地机关担任职员,生活大都平淡而幸福。他们听说高进回来后,都赶过来看他,大家聚在一起回忆美好的中学时光、回想当年的青春激情,高进一下子感觉时光仿佛倒流了20年,看到同学们一如既往的真诚的笑容,他的心也被这点点温情触动了。

经过一年的艰难治疗,高进终于恢复了健康的心态。他重新振奋起来,感到了生活的意义。年3月,他用一种平和与愧意的心态在集团干部大会上检讨:“这两年我脾气很坏,影响了大家,我向你们道歉。今后你们要多向我提意见。我需要你们,集团更需要你们。”

其实高进的种种表现从心理学来说: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病例,同时也是比较普遍的病症。一个人在创业初期,他的目标或者理想比较明确,也十分简单。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这种单纯的目的上。除了赚钱,他的心理空间几乎容不下其他的任何事物。而当他的这一目的达到以后,毫无心理准备的人就会显露出心理防线全面松懈后的极度空虚和措手不及。这就是高进这个案例对许多成功者和创业者所具有的镜面作用。如何有计划实现自己的目标,远没有如何在成功之路上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以便让自己的心理逐步适应未来的道路重要。

同年4月初,香港著名艺人张国荣因抑郁症自杀身亡,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按照常人的想法,一个拥有数亿资产且事业如日中天的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该选择自杀的。其实准确点说,这是一种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就像当年的“非典”流行,和以往其它的灾难相比,“非典”并不是不可攻克的,但由于人们缺乏有效的抵御灾难的心理,恐慌便超过了疾病本身,险种的“新冠”我们就不会慌乱,因为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了。在培养成熟的心理的同时,还要学会运用手中的财富,不要被聚积的财富压得不知所措。我们的社会也应该为这些富人创造一个使用的渠道。就像本文主人公高进一样,当他将一定的资金投入到他认为有益的地方时,他就有了一种成就感,也就有了一种全新的人生目标。

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生活强度越来越高,生活在钢筋森林中的人们也就越来越缺少沟通和交流,这些外来环境的变化必将导致人们的精神压力与日俱增。如今,医学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对心理疾病进行更为理性和精确的判断和治疗,而患者乃至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就显得更为重要。其实,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只要患者建立积极的自救态度,不讳疾忌医,并且以实际行动配合心理主任的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就会像本文的高进一样,重新回归正常的健康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2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