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勇担当谱写发展新篇章人民资讯

□本报记者王晶通讯员吴文旭吕宇清

五年奋斗写辉煌,五载同心谱华章。

从年到年,市工商联第五届执委会已走过五年辉煌历程。回首五载履职路,市工商联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时代答卷。

五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在困难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一批优秀民营企业脱颖而出,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年底,全市民营企业创造了70%以上的生产总值、70%以上的税收收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总额的57%,是拉动投资的重要力量;新注册企业中97%以上是民营企业,是创业兴业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在科技企业中占95%以上,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活力;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占全市的比重超过90%,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五年来,市工商联积极践行“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不断提升工作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先后获得省市目标考核工作优秀单位、市政协优秀界别、市委统战工作先进单位和市扶贫、计生、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开创了新时代永州工商联事业发展新局面。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团结引导教育成效明显

过去五年,市工商联牢牢把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在工商联系统、商协会、会员企业开展理论学习和宣讲百余次,组织千余人次民营企业家参加知名高校举办的专题研修班,引导民营经济人士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成立中共永州市工商联直属会员单位综合委员会,管理直属商会党组织13个、党员名。深入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大力实施“标杆引领”计划,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广大企业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湖南时代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唐纯玉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湖南蔬益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四玲荣获“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江永县义华花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义满成、湖南天惠茶油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天荣获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称号,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荣获湖南省“十大同心人物”称号,市宝庆商会会员刘汉成被市委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强化服务质量提升

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年来,市工商联坚持把提升服务质量、建立长效机制作为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抓手,切实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

为改善营商法治环境,扎实推进法律服务工作,通过联合印发《关于政法机关与同级工商联组织建立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联系机制的工作意见》,助推出台《永州市法院“暖企行动”十条措施》和印发《民营企业法律风险提示与防范手册》,以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与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推动解决维权、矛盾调处问题50余起。加强法律援助机制建设,成立市工商联法律顾问团,共有9名知名律师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组织民营企业参加资本与项目对接会,举办系列金融服务活动。强化金融服务,建议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奖励的力度。

为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推动落实我市市级领导联系商协会制度,协助市委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实现政企沟通的高层化。积极配合省工商联开展民营经济简政减税降费政策效果、优化营商环境等第三方评估,配合开展全市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暑期谈心活动,组织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参加税企座谈会、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及法院、检察院工作情况通报会等,实现政企沟通平台的多样化。先后推动出台多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实现政企沟通的常态化。

强化中心大局意识

民间资本投资活力不断增强

五年来,市工商联充分发挥部门组织优势和经济联络优势,积极主动开展以招商引资为基础的各项经济工作,引导民营企业家勇当永州开放崛起的“排头兵”和投资永州的“开拓者”,民间资本投资活力得到不断激发。

充分发挥乡情、亲情、友情的桥梁纽带作用,以“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招商推介会和“清明恳谈会”为依托,五年来共促成永州市凯杰鞋业、伍子醉槟榔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永州。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市工信局共同举办“转型跨越,创新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与来自省内外多领域知名服务机构进行签约合作。组织特色农业商会和龙头企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认证基地和加工企业累计达家。

成立市轻纺产业联盟、制鞋产业联盟,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外出学习考察,并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一批项目落户永州。在全市五次集中开工签约仪式和永州·蓝山国际皮具箱包博览会上,轻纺制鞋产业链共签约项目49个,投资金额53.06亿元,开工项目21个。

重视发挥商会的中介作用,建立以商招商、以商引商工作机制,打造整合资源、形成集聚效应的商会经济圈。与湖南异地商会联合会签约市级项目6个,总投资51.6亿元。广东省湖南永州商会,发挥异地商会作用贡献突出,荣获湖南省人社厅、湖南省工商联至年湖南异地商会湘商兴湘贡献奖。组织会员企业、友好商会开展交流互访活动,永州市浙江商会承办了“湖南浙商永州行”活动、永州市衡阳商会承办了“全国衡商永州行暨全国异地衡阳商会会长论坛”,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强化社会责任担当

掀起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热潮

五年来,市工商联共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家参与抗洪救灾、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慈善活动近余场,年,我市遭受特大洪水,市工商联第一时间动员县区工商联、异地商会、各行业商会、港澳台海外民营经济人士等迅速参与抗洪救灾行动,共计捐款捐物余万元。市工商联与市委统战部联合在冷水滩区建立公办民助的“暖阳学校”,已有89名留守儿童与贫困孩子入校接受教育。

通过开展系列精准扶贫行动,五年来,市工商联系统参与帮扶企业个,企业实施项目个,产业帮扶投入万元,帮扶人,就业帮扶投入万元,帮扶人,公益帮扶投入万元,帮扶人。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全市工商联系统投身抗疫行动,共募捐资金万元,捐赠物资价值万元。

强化参政议政职能

科学建言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五年来,市工商联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紧扣民营经济发展这一主线,全市工商联组织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作用,参政议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参政平台进一步扩大。全市共有名民营经济人士担任县级以上人大代表,名民营经济人士担任县级以上政协委员。协助市政府建立健全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监测点个,余名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担任省、市优化环境监督员和行风评议员。

建言质量进一步提高。五年来,全市民营经济人士及各级工商联组织累计撰写调研报告余篇,25件人大代表建议被评为优秀代表建议,36件政协委员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28件政协大会发言被评为政协优秀大会发言。

成果转化进一步向好。多次组织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参与市委、市政府有关座谈会,20多篇建言成果被市委、市政府采纳。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工商联自身建设稳步推进

五年来,市工商联持续稳步推进工商联及所属商(协)会改革,进一步增强工商联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发展会员始终坚持广泛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全市工商联会员数达个,本届新增多个,其中企业会员个,团体会员个,个人会员个,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会员数量稳步增长、会员结构更加优化。

深入开展“五好”县级工商联和“五好”标兵县级工商联创建工作,五年来11个县区工商联中有9个被评为湖南省和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五好”创建率达82%。全市目前有永州异地商会8个,异地永州商会16个,市直属行业商协会9个。全市共6个商协会荣获全国工商联“四好商会”称号;1个商会荣获全省“四好”标杆商协会称号;11个商协会荣获全省工商联“四好”商会,商会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逐浪高。五年来,市工商联谱写了一曲与时代同行的奋斗赞歌,绘就了一幅永州民营经济筑梦追梦的壮丽画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工商联将继续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发有为、踏歌而行。

本文来源:永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24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