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两年的讨薪路,到底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

白癜风有治愈吗 http://m.39.net/pf/a_4603724.html

年关岁尾,打工者最关心的就是能不能拿到自己的血汗钱。最近江都有群众向我们投诉说他们之前向江都的商贸城的一家鞋厂打工,老板拖欠他们每个人几万块钱的工资之后跑路了。他们向当地的人社部门求助,可是至今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的工钱依然没有拿到。

鞋厂工人:“欠我九个月(工资)元。”鞋厂工人:“欠我多。”记者:“欠你多少钱?”鞋厂工人:“元。”据介绍,年20多名打工者到江都宝璐华鞋业有限公司做工,老板平时不发工资,说到了年底一次结清。可到了年底老板却失信了。鞋厂工人:“一直到(大年)30晚上,给了我们一个人一千块钱叫我们回去先过年,过万完年再说。”可春节后,老板仍一拖再拖。又过了半年左右鞋厂突然关闭,老板跑路了,直到现在也不见人影。

记者从商贸城管理人员那里了解到,这家鞋厂的设备一直没有撤离,而老板还欠下了一大笔租金。他们公司在去年3月已经起诉了对方。记者:“你们已经起诉过他了?”商贸城管理人员:“嗯。”记者:“欠你们是八万多块钱?”商贸城管理人员:“嗯。”工人们介绍,这位老板是姜堰人,在江都地中海小区还曾购买过住房,当时完全有能力支付他们的工资,他们认为老板的行为就是恶意欠薪。记者:“年上半年他房子车子都还在?”鞋厂工人:“都在,他厂还开着。他就是恶意欠薪嘛!”

老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向职能部门来求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是工人却告诉我们,他们曾经也向当地的监管部门去反应过,但是这个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鞋厂工人:“劳动监察大队肯定要负一定的责任,两年时间了到现在都没有给我们解决。”工人们介绍,年春节后,他们就陆续向当地人社部门投诉。可对方只给第一批去的四五个人进行了登记立案,后面去的工人都被回绝了。鞋厂工人:“他和我们要证据,工资表这些东西。这个是我们的会计给我们做了工资表,他说没有用,没有公司的公章在上面。他叫我们找老板承认这个,现在老板跑掉了,打电话也联系不上怎么找?”工人们说,即便已经登记的几名工人到现在也没有能拿到工钱。甚至连个说法都没有。鞋厂工人:“光听你说交到法院了,交到公安了,公安到现在也没找我们。我们什么都不晓得,稀里糊涂的。”

为核实情况,记者随后来到了江苏区人社部门,一位负责人介绍,由于这家鞋厂和工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薪资数额也不固定,只有少数工人工资经过老板签字确认。后来老板跑路后,不但取证困难,发放行政决定书也颇费周折,因此也耗费了不少时间。江都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副队长:“我们的程序肯定有个过程,包括老板不在送达程序,我们走的是公告程序。时间上有可能稍微长一点,有两个月,也有六个月的。”这位负责人介绍,这家鞋厂欠薪,他们已经立案的有14人左右。其中双方对工资额没有争议的4人,他们已经勒令老板在年2月9日前支付,但对方并没有履行。

为此,他们已经向江苏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今年1月18日已经通过审批,其余案件他们将移交公安部门继续处理。江都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副队长:“我们是要他支付,他没有支付。所以说他是不是有钱不给,这个要公安来进行调查。我们已经移送到法院跟公安局。”记者从江都区人民法院了解到,通过强制审批的案件,将移交法院执行局处理。如果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工人们还是有希望拿回这血汗钱的。

据我们了解,针对层出不穷的钱薪问题,早在年的5月,拒不支付报酬罪就被纳入刑法了。这就意味着,如果雇主故意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不给,不仅要受到行政的处罚,还有可能受到刑法,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解读。

律师:“从企业主的角度来讲,你主观上就是不想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并且在客观行动上采取转移资产,做虚假账目、支出,致使表面上看起来没有能力支付。再一个劳动部门责令你支付你不支付,甚至本人逃匿起来,这些行为都是构成欠薪罪的行为表象,企业主应当要慎重。”去年6月我们就曾报道,公道一家曲竹厂老板张某拖欠25名工人50多万元的工资跑路,人社部门对其下达了限期整改指令书,但张某一直处于失联状态。年初,在外东躲西藏的张某被警方抓获归案,他也为自己的老赖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审判者:“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这样的结果当然令人欣慰,不过我们注意到,尽管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但欠薪事件仍时有发生。对此,监管部门特别提醒,劳动者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尤其对不按时发放工资的行为不能迁就,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江都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副队长:“劳动合同要签;工资要明确,要落在纸上;能收集的材料肯定要收集。”法律界人士同时建议,监管部门在满足法定程序的基础上,应该兼顾效率,尽可能快地帮助劳动者追讨血汗钱。律师:“行政部门办理行政案件首先要满足行政程序上合法和正当。但是为了及早解决工人追薪问题,行政机关也可以在满足程序正义的情况下,做好各个程序上的衔接,缩短办案时间。在此过程中及时向举报的劳动者沟通。”

虽然说迟到总比不来的好,但是很显然过于漫长的周期会加大劳动者的维权成本,甚至可能错过成功维权的好时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14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