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岭南天地,佛山商业地标,每天客似云来。今年以来,佛山首家华为授权体验店Plus、Adidas佛山最大的Mega店、Vans佛山首家城市旗舰店等在这里相继开业,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在不久前的佛山连锁企业品牌盛典上,一批连锁潮牌的华南首店或佛山首店也宣布将落户禅城。据统计,5年来禅城日均新增约1.3个连锁品牌、约2.5个新店铺,显示出连锁企业强劲发展态势和禅城商业巨大潜力。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提出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品城区、精品产业。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正是禅城发力精品服务业的重要方向。今年前三季度,禅城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07亿元,同比增长0.7%,在疫情之下率先由负转正,成为GDP增长的主要动力。
南方日报记者罗湛贤
数读连锁经济
折射商业新趋势
作为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的中心城区,禅城是五区中唯一一个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的比例超过第二产业的区。近5年来,服务业尤其是消费零售业已快速发展成为禅城的支柱产业。
年,禅城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亿元,占GDP的54.05%,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年,禅城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8亿元,占GDP的63.8%,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亿元。
其中,连锁经营作为禅城商贸服务业的重要力量,更与三产发展同频共振。年,禅城连锁品牌、连锁店铺数量分别为个和个;到年10月,两项指标已分别增加到个和个,这意味着5年来平均每天增加约1.3个连锁品牌,每天增加约2.5个新店铺,展现出快速而蓬勃的发展态势。
从空间密度来看,作为佛山面积最小的一个区,禅城.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平方公里分布的连锁店铺达49间,每万人连锁店铺的数量达62家,分别比年增长14.0%和6.9%。全区大型购物中心29个,引进的个连锁店铺,占全区连锁店铺数量的29.8%。
知名连锁药店品牌大参林看准了这一趋势。今年以来,因应疫情催生的大健康产业需求,紧贴社区及客户需求,加速推进线上线下的布局,预计今明两年将新开约家门店,目前禅城已成为佛山大参林门店密度最高的区域。
从镇街分布来看,地域面积最小的祖庙街道集中了最多的连锁店铺,但其他镇街的店铺数量也在快速递增。“说明禅城连锁经营企业网点布局,开始呈现由中心区向外扩展的态势,连锁经营在禅城的拓展仍有很大潜能。”禅城区连锁企业协会执行会长郑斌表示。
从行业分类来看,截至今年10月,连锁经营覆盖了禅城区12个行业门类,共计个细分行业小类。连锁店铺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金融业,其中前两者的总数的占比达67.3%,是禅城连锁经济发展的主力。
对比年,禅城连锁店铺数量增长最快的行业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中介增长47.5%,其次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25.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24.3%。
“这充分反映了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禅城居民消费正处于结构升级的加速期,居民消费的品质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消费形态从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由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联合编制的《年禅城区连锁行业白皮书》如是分析。
连锁业的扩张也为当地发展作出了有力的贡献。年禅城区纳税万元以上的连锁类型企业共有39家,纳税1.9亿元。其中纳税万元以上的连锁企业12家,纳税1.3亿元,说明优质的连锁企业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
佛山大参林正是其中的代表,其总部设在石湾泛家居电商创意园,以禅城为总部,业务覆盖禅城、南海、高明、三水等佛山区域,去年销售额高达4.76亿元,连续多年成为禅城纳税大户。“禅城是佛山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这也意味着市场广阔。”佛山大参林商品企划部业务主管张丽说,将继续扎根禅城做大做强。
网红品牌抢滩
发力“首店经济”
在连锁经营的大潮带动下,禅城商业氛围不仅日趋活跃,而且新亮点不断。
自今年8月开业后,位于岭南天地的佛山首家、广东第2家华为授权体验店Plus,智能家居、VR黑科技体验和岭南风设计融为一体,每天客流络绎不绝,成为佛山新晋的商业网红打卡点。
喜欢逛街的市民会发现,在禅城吃喝玩乐购可选品牌越来越多:骑乐马术、momospace宠物会所、星熠巨幕影城、竹涟烤肉、美丽田园……全国多个知名品牌的华南首店或佛山首店项目争相落户禅城,涵盖教育、餐饮、数码、服饰等多个行业,形成初具规模的“首店经济”集群。
“首店经济”是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反映了一个区域商业品牌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即将在禅开业的“竹涟烤肉”是成都网红品牌店,受到“80后”“90后”主流餐饮群体的青睐。该品牌在成都有9家直营店,目前正在开发华南区域市场,在佛山创意产业园开设的门店为该品牌的华南首店。
“竹涟烤肉”禅城店的负责人陈鹏宇是广州人,相比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他更看重禅城的商业氛围和消费潜力。他坦言,虽然今年的疫情对餐饮品牌冲击较大,但禅城的餐饮服务业恢复较快,这也坚定了其扎根当地发展的信心。
全国拥有多家门店的国内美容业知名品牌“美丽田园”,也十分看好禅城的市场前景。该品牌负责人许金凤透露,自今年8月进驻岭南天地开设佛山首店后,12月又将在王府井紫薇港开设第二家门店。“希望以禅城为据点加快在佛山布局,预计今明两年在佛山的门店达6—8家。”
相比起商圈同质化的时代,“首店经济”的兴起还折射出禅城消费市场的新趋向:注重体验性,提供个性化和创意消费,与当地特色结合打造网红品牌。在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看来,“首店经济”的本质不仅是商业企业梯度转移,也是商业企业转型升级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事实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潮牌首店汇聚禅城都在致力提供全新的商业体验。如来自浙江森马服饰的巴拉巴拉(Balabala),一改童装品牌店的单一形象,把在岭南天地的实体门店打造成全国首个集服饰、休闲、玩乐于一体的公园式体验店;来自广州的“骑马文化”除了为儿童提供专业的马术教育服务,还提供给家长们社交互动的空间。此外,即将在年底开业的佛山环球港也将引入佛山首家藏书阁情景式影城、佛山首家星巴克宠物友好门店、华南首家“声、光、电”全息印象美术馆等个性化的消费场景。
以顾客为中心,将文化、艺术、创意等融入商品、营销、场景等环节,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如今,禅城商业业态正变得越来越丰富,体验感越来越强。
连年政策扶持
打造连锁总部集聚区
连锁企业的蓬勃发展,既是禅城市场竞争力的体现,也离不开政府积极引导和精心推动。
年以来,禅城区政府连续4年将“发展连锁经营”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年10月,禅城正式启动“连锁企业品牌计划”,提出用3—5年时间引进、提升和培育个连锁品牌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连锁产业链,推动禅城成为连锁品牌的成长地和总部集聚区。
年1月,禅城出台了全国首个连锁商业扶持政策,从项目落户、企业创新、企业品牌建设等维度加速连锁品牌落户。
在连锁政策的激励下,禅城连续三年组织连锁企业以“连锁品牌—佛山馆”的整体形象参加全国性连锁行业展会,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加盟佛山连锁品牌,推动全区连锁企业和品牌走出去。
产业的集聚发展需要有平台载体支撑。年,禅城在“丰收街·菁创聚”青年创新创业社区,启动打造全国首个连锁经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并在同年举办了连锁行业双创大赛,为总部集聚区崛起积累项目资源。
为了构建连锁产业生态圈,禅城还打造了广东连锁品牌(佛山)双创中心,由佛山市连锁企业协会负责运营。中心为进驻禅城企业提供落地、政企、人才招聘、企业联盟、商学院等系列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提升企业经营创新力。
政策红利的释放和平台载体的崛起,带动一批连锁品牌驶入了快车道。伊丽汇连续两年成功入选广东省连锁50强,伊丽汇、五仁等企业同时入选年广东特许经营强。大参林、苏宁等优质连锁品牌企业持续增长,还挖掘培育出色非鞋业、鼓坊、小小王国、咏春有米等一批本土潜力连锁企业。
多种资源聚集形成的良好发展土壤,也吸引了一批连锁企业扎根。伊丽汇正式落户祖庙街道丰收街,诚展置业、F5未来商店、狮王阿醒、泛华金融、日作茶志、美业空间、饮椰餐饮、燊林餐饮等14家精品品牌入驻禅城。
明清时期,佛山凭借发达的商贸业,与北京、苏州、汉口并称为“天下四大聚”。数百年沧桑变幻,作为佛山商贸中心的禅城繁华依旧,客流不息。
当下,禅城正致力打造精品城区、精品产业、首善之区。而以连锁经营推动商业消费的大流通、大发展正是发力精品服务业的重要方向。相信随着全国各地潮牌的鱼贯而入,禅城连锁企业总部集聚效应将持续增强,商业的辐射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