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台湾首富不是郭台铭,也不是康

文:咕哒

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稳坐世界第二,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要知道,这一成绩还不算港澳台这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虽然没有大陆那么大,但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当出色。

台湾省作为三个地区中实力最强的省份,哪怕放在内地,其经济实力也能排在前十。年,台湾GDP达到.88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9万亿元),同比增长6.28%,创下近十年来最大增幅。

随着经济越来越好,也有不少人都从中获得非常多的利益。根据福布斯发布的年中国台湾富豪榜显示,50位富豪总财富达到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万亿元),同比增加90亿美元,入围门槛达到7.65亿美元。

令人惊讶的是,年出现的台湾首富,不是郭台铭,也不是康师傅的老板,而是个卖鞋的?不仅因为他是首富,还因为他比较低调,所以才会引起很多人的好奇。按理说,鸿海创始人郭台铭和旺旺老板蔡衍明这样的富豪应该可以成为台湾首富,然而这两人都没有成为首富。

如今的台湾首富,甚至很多台湾本地人都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他就是张聪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神秘鞋王”。你可能很难想象张聪渊的低调程度,像人们熟知的耐克、彪马、匡威等知名鞋业品牌,都出自张聪渊的华利集团,但这些鞋业品牌却能让人们耳熟能详。相反,企业家的名字基本上从未出现在人们面前,是妥妥的幕后玩家。

74岁的鞋业巨头张聪渊的财富虽然缩水了12%,但他仍以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蝉联首富宝座。旗下的华利集团总部位于广东中山,在越南、多米尼加、缅甸等地设有生产制造基地,员工人数超过10万人,主要为耐克、匡威、彪马、Vans、UGG等品牌提供代工服务。

年,华利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4%至.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7.34%至27.68亿元。鞋类产品产量2.09亿双,销量约2.11亿双,主要是运动休闲鞋(占比80%以上)、户外靴鞋、运动凉鞋/拖鞋等。

其创始人张聪渊年出生,从小在台湾长大,专科毕业后,张聪渊进入了一家普通的工厂,一直从事鞋类工作。多年后,张聪渊在云林刺桐乡创办了宏福工厂,这家工厂每年都能实现不菲的利润,但是当地人对这家工厂知之甚少,就连住在附近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有一家宏福工厂,原因就在于这座工厂四周被稻田遮盖住了。

与鞋类品牌商不同,张聪渊选择的生意是制造鞋业的代工厂,直到上世纪80年代,张聪渊才开始在这个业务领域大放异彩,并通过投资等方式成功进入国内广东地区。与此同时,张聪渊还创建了自己的第一家实业公司——良兴实业,然而此时的良兴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在多重竞争压力下,张聪渊选择了稳定安逸的发展,直到良兴实业初具规模,张聪渊随即带领良兴实业在香港纽交所成功上市。张聪渊敏锐的洞察力很强,他很清楚代工的利润是建立在生产成本上的。因此,张聪渊利用内地务工人员低薪的优势,招揽了一大波制鞋员工。

鞋子要量产,首先要有充足的员工,这也是张聪渊的盈利秘诀,优待员工,给予丰厚的员工福利以及工资,是张聪渊笼络人心的一种方式,但在底层员工身上出奇的奏效。没过几年,由于张聪渊一直采用薄利多销的销售方式,一跃成为了华利集团的董事长,华利集团在全球拥有10多万名员工,甚至开设了20多家大型工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型集团。

与此同时,张聪渊看到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商机,开始将工厂扩大到越南等劳动力更便宜的地区,并将成本压得很低,但这并没有影响华利集团正常的销售流程。据张聪渊本人透露,像耐克等动辄上千元的大牌鞋,最真实的成本价可能在元左右,剩下的都是丰厚的利润,也难怪康师傅、郭台铭、张忠谋等大企业家无论如何都赶不上张聪渊的镀金速度。

截至目前,华利集团代理工厂遍布全球,不断为集团提供养分和新活力,使华利集团于年4月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市值达超过上千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很顺利。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的疫情反反复复,但是我国的疫情防控还是比较好的,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但对于东南亚来说,依然面临很大的动荡,因此张聪渊在当地的工厂发展屡屡受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华利集团的发展。

此外,华利集团是台湾传统的家族企业,上市公告显示,华利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张聪渊。董事会成员大部分为其家族成员包括张聪渊、周美月、张志邦、张文馨、张育维五人。其中,张聪渊和周美月是夫妻,而张志邦、张文馨、张育维分别是张聪渊的长子、长女和次子。与高调的郭台铭等台湾富商相比,媒体很少看到张聪渊家族的花边八卦。

然而成了首富,张聪渊再怎么低调,也低调不起来了。因为一口气买下台北磺溪边的豪宅——木兰居B座,张聪渊就成了岛内房地产业内焦点。据资料显示,位于台北淡水河支系的磺溪边豪宅木兰居B座,已经被“台湾首富”张聪渊一口气包下了1-5层。其中1~2楼共.8坪的豪宅当时登记在儿子张志邦名下,可见这位台湾首富的实力。

一家制鞋厂可以在许多竞争中脱颖而出,自然有其独特的业务战略布局和卓越敏锐的眼光,同时,也不排除这家工厂在做工质量上的出色表现。在众多优秀的企业家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优势,那就是在面对风险的过程中作为一种机遇,在逆境中寻找生存的方向,这也是成功的关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44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