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街道残疾人之家内,王娇华正在和残障朋友拉家常。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走进台州市飞鹰鞋业有限公司厂区,穿过二楼平坦的过道,就是温岭市城北街道残疾人之家。王娇华一出现在明亮的工疗区,正在做穿鞋带等简单工作的残障朋友,就纷纷跑过去跟她打招呼。
王娇华是城北街道的民政助理员,也担任过该街道残联理事长和温岭市慈善总会城北分会副会长。这所全省首批残疾人之家,便是由她一手参与创建。在当地的残障人士眼中,她就是自己的“贴心人”。
耐心投入助残工作
年,王娇华调入城北街道。当时街道人手紧缺,她一人肩挑三职,负责民政、残联、慈善三方面工作。
其中,残联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要做好不是件容易的事。王娇华接手后,用业余时间学习残疾人相关知识和扶助政策,并深入各村开展摸底走访,了解每户残疾人家庭的生活工作情况。
她发现,很多残疾人家庭困难,想加入低保的挺多。“恰好我的三项工作都是面向困难群体,如果残障求助者的家庭达不到民政救助标准,我就去找助残或慈善方面的政策,尽可能帮他们解决一些困难。”
几年下来,王娇华不仅适应了这项工作,对街道里数百名残障朋友的家庭情况也基本做到“心中有数”。她的电话几乎成了辖区内所有残疾人的“爱心热线”,大家一有事就找王娇华。
年4月11日,王娇华接到精神残疾人李某家属的求助电话。李某发病走失,离家时未带手机,家属非常着急。
王娇华马上联系辖区派出所。民警通过追踪和排查,确认李某上了一辆开往杭州的客车。随后,王娇华又多方联系,找到恰在杭州学习的温岭市公安局吴警官,由其把李某护送回温岭。
考虑到李某病情不稳定,当夜12点,王娇华就近联络上几名志愿者,赶到温岭客运中心,把刚下车的李某送医院。
热心建设残疾人之家
年,温岭市残联开始筹建城北街道残疾人庇护中心,王娇华的工作内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这是温岭市最早的庇护中心。王娇华参与了招人、环境改造等一系列工作,“中心里,城北街道的残疾人都是我一个个招进来的。”
南山村的江精华(化名)便是其中之一。时年40岁的江精华是位智残人员,日常基本不出家门,经王娇华的劝说,家人才同意让她进入庇护中心“工作”。
“一开始上下班,都由她丈夫接送,半年以后她能自己走了。”王娇华说,之后,江精华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每天跟同事一起工作、游戏,她的脸上有了很多笑容。
年,按照省里的政策,庇护中心升级改造,成为城北街道残疾人之家。
“这次改造不单是对无障碍设施等硬件的提升,对康复方面的服务要求也很高。”为此,王娇华给残障朋友们带来了各类培训活动,如消防课、礼仪课、心理课、急救课等等,老师都是她从各个领域邀请过来的专业人士。
开展室内活动的同时,王娇华还带着他们走出城北街道。她指着墙上的一张张合影,从温岭市植物园到台州海洋世界,照片里记录了残障朋友们那些欢乐的时光。
悉心培养“接班人”
自接手助残工作,一晃18年过去,今年55岁的王娇华在8月提交了退休申请,“下个月我开始领退休工资,但助残工作不会中断,接手的年轻人会比我做得更好。”
王娇华口中的年轻人叫陈知卫,于年入职城北街道。从那时起,王娇华就不再“孤军奋战”。
日常工作中,王娇华的一言一行,都是陈知卫学习的榜样。宣讲助残政策、办理民政救助,解决残疾人困难,陪残疾人打球唱歌,渐渐也成了他工作中的常事。
在王娇华看来,陈知卫的到来,给残疾人之家带来了很多新气象,如建设智慧管理系统,让残障朋友参与更多社会事务,包括垃圾分类、给街道防疫人员送防疫物资等。
接下来,陈知卫还要带着他们走进银行、商场,去体验他们之前未曾接触的“日常生活”。
听着陈知卫的打算,王娇华笑着说,这里是残疾人之家,也是她另一个“家”,退休后她也会经常回家来看他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