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人学习英语台商在沪打造有温度的工厂

  中新网上海2月24日电(记者缪璐)“Ihadabusyday……”伴随着阵阵手机的信息提示音,庆益鞋业有限公司的英语培训群里,正发来一段接一段的语音,工人们开始提交当天的英语口语作业。

庆益鞋业有限公司“掌门人”吴尚翰受访者供图

  “我们每周四下班后,会安排一节英语课,课后还会布置作业,员工们学习的热情很高。”吴尚翰向中新网记者介绍道。出生于台湾新北的吴尚翰,是庆益鞋业有限公司的“掌门人”,在他心中,自己经营的制鞋代工厂不是冷冰冰的工厂,而是一个温暖的家。

  从年5岁时第一次来上海,到年到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就读硕士,吴尚翰用“震撼”来形容这个城市18年的变化。而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上海世博会,“你会感觉这个城市充满了能量,似乎每一天都在变化。”而随后的十年间,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海,吴尚翰亲眼见证着上海的日新月异。

  研究生毕业后,吴尚翰回到家中,开始管理父辈创立的公司。作为新一代管理者,如何让工人们满足有一份工作的基础上,还能提升自我,成为他思考的方向。在跟来自江西的太太讨论后,他们决定,利用太太英语老师的身份,每周开一节英语课,提升愿意学习的工人们的英语能力。

  这一想法得到了年轻工人们的积极响应,“他们都很开心,刚开始的时候还比较害羞,不好意思在群里发语音交口语作业,觉得说得不好,现在大家都放开了,有几个员工说他们平时还会跟孩子比,看谁学得更好。”吴尚翰说。除了开设英语课,吴尚翰还在工厂里开辟出一间活动室,专门用作员工孩子们的托班,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改革开放之初,吴尚翰的父亲在东莞开设制鞋代工厂,后来考虑到原料产地,将工厂迁至上海,工厂的很多工人也跟着他们一起搬迁。在吴尚翰眼中,在工厂工作的很多员工,在这里付出了他们的青春,从小姑娘变成妈妈,然后又把自己的子女也带到这里一起工作,他们早已成为公司的家人。

  随着上海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吴尚翰也有想过把工厂迁到东南亚国家,但经过几次考察后,他还是决定继续留在国内发展。“我们的鞋不能完全依靠机器,很多都是精细的手工活,就效率来讲,一个国内的员工抵得上三个国外的员工。”吴尚翰说。

  经过疫情的考验,吴尚翰更意识到当初决定的正确,“东南亚国家的工厂受疫情影响很大,反观国内很快就复工复产,而且对工厂有很多照顾,口罩、疫苗支援等,还好当初没有决定去。”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加快,可以不用遣散老员工,又能把产能进行转移,长三角一体化政策让吴尚翰的公司找到了继续发展突破口。吴尚翰表示:“其实我们之前就有将产能转移到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想法,但没想到,我们的步伐跟国家政策就这么不谋而合,这给我们提供了税收等方面很大的便利,也让我们在大陆的发展更有信心。”

(中国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03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