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有一个新闻轰动一时,引发了巨大的讨论——“越南取代中国成为耐克最大生产基地。”
这个新闻大致的内容是这样的:年,中国生产了耐克40%的鞋子,而越南只生产了13%;到了年,中国份额降至36%,越南升至26%;年,两国并列以36%的份额旗鼓相当;年,越南涨至37%,最终超过了中国的34%。
这些规律的数字似乎似乎描绘了一条中国制造业衰落的清晰轨迹,令全国上下开始了一场关于制造业的大讨论。然而十年后再回看这条新闻,我们就会发现,国产制造业并没有衰落,反而一直保持着欣欣向荣的生长,复习这段历史,我们或许能从中看到不一样的国家发展之路。
一
耐克鞋的背后,是一家名为宝成集团的制鞋代工厂,这是全球最大的制鞋商,绝对大多数的耐克、阿迪、匡威等名牌鞋,都是出自这家工厂。其员工总数超40余万,分布在中国、越南、印尼等地。
宝成原本是台湾一家生产雨鞋和拖鞋的小作坊,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一直与省内以及韩国制鞋业激烈竞争着,上世纪80年代两个地区生产成本上升,制鞋业纷纷迁出,韩国由于没有与中国建交,于是韩企只能远赴印尼发展,而宝成集团瑞则选择了西进大陆,在珠海和东莞先后建起了万人规模的现代化工厂。
这一个决策,使得宝成的劳动力成本大幅下降,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就此打下霸业根基。而迁往印尼的竞争对手,由于不适应印尼的文化和管理方式,最终被折腾死了。
大陆对于宝成来说,就是家族崛起的风水宝地,不到迫不得已,是绝不愿意离开的。
但人力成本与运输成本两大困难,最终还是迫使宝成离开国内,奔赴东南亚。
人力成本上,制鞋业需要非常多的人力资源,但新世纪之后,国内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上升,薪酬成本自然也水涨船高,彼时沿海人均GDP以高达1万美元,而同期的越南只有2千美元,不到沿海的三分之一。
运输成本上,内陆不靠海,陆路比海运贵上很多,如果制鞋厂迁往内地,人力成本下来了,运输成本又上去了,而鞋子单位货值很低,如果物流成本过高,照样不赚钱。
就这样,宝成没有办法抵御,只能跟着大趋势随波逐流。他们的生产基地越迁越远,已经建到缅甸去了,那里的人均GDP只有1千美元,比越南还要低一半。
二
富士康是和宝成同一时期来到大陆的台商,通过在IT制造领域实行“代工+设计”的ODM模式,富士康迅速崛起,连续十几年位居国内出口制造业的第一名。
当年制鞋厂大举外迁之时,大家都很担忧富士康等电子厂也跑了,但富士康没走,不但没走,反而一路向西,从深圳迁出,辗转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太原、菏泽,几乎每一个中西部省份都能找到富士康的工厂。
为什么富士康没跑呢?因为IT制造与制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领域。
第一,IT业的货值金额相对更高,一双鞋子的出厂价通常只是数十元,但是一部手机,最少也要数百元,这就使得他们能够承受陆路的交通成本压力,如果是Iphone这样的高价值手机的话,用飞机来运输也是承担得起的。
第二,鞋子的技术更新缓慢,但电子产品的技术要求非常苛刻。电子产品对于精密的要求非常高,每一个配件都不容许出现差错,而且IT技术日新月异,电子厂需要时刻保持与供应链的配合,才做能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这就要求,电子厂本身实力过硬,同时还得与供应链保持好配合,这方面,东南亚显然不如国内。
也因此,虽然一直被传言要离开中国,但富士康并没有真的走出这一步。
三
关于制造业外迁的讨论,这几年已经渐渐少了很多,实际上,制造业向东南亚的转移,目前只是最低端的纺织制鞋业,而技术含量更高,利润率前景更好的行业,正在有条不紊的继续西进。毕竟这里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社会稳定,人才密集,远不是东南亚可以比拟的。
而先进产业,包括高世代的面板产业、近几年最火的新能源汽车、奋起直追的芯片产业等等,已经在国内遍地开花。
制造业不进则退,升级大潮滚滚而来,面对更为复杂的市场,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科技实力,方能进退自如。
相信有朝一日,我们也能跻身世界先进制造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