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探讨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供给的

引言

经济学探讨: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供给的来源都有哪些?——资本的有效使用,可以大大降低为支持一定的增长所要求的储蓄、投资的努力。在人们看来,储蓄率提高了,经济增长目标就会得到尽快实现。基于这种认识,许多发展中国家把增税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来追求。

资本需求的决定因素

经济增长过程对资本的需求首先决定于计划的经济增长目标。理论上,经济增长目标越高,对投资的需求愈大;经济增长目标越低,对投资的需求愈小。以A、B两国为例,假定A、B两国资本一产出比率均为3,A国计划的经济增长率为10%,B国为5%,根据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可知,国要实现它的经济增长目标,其储蓄投资率必须达到30%,B国的投资率仅需15%。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一定的情况下,对资本需求起决定作用的另一个因素是投资的效率。

如果以资本一产出比率表示投资效率的高低,同时假定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目标A国与B国均为6%,资本-产出比率A国为2.5,B国为3,则A国要求的投资率为15%,B国为17%。可见,资本的有效使用,可以大大降低为支持一定的增长所要求的储蓄、投资的努力。决定资本需求量的第三个因素是生产的技术型式。假定A、B两国在各方面的情况最初完全相同:年人均收入为美元,人口均为万,投资率均为15%,进出口、工农业格局相同,采用相同的发展战略,新增资本产出比率同为3.5,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也同为5%。

年,两国政府同时改变了发展政策,A国政府选择的发展战略是:在未来的10年,对诸如炼油、造纸厂和钢铁厂等大型资本密集型项目进行投资,结果使新增资本产出比率从3.5提高到4.B国政府转而采用另一种发展战略:重点放在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纺织工业、制鞋业、食品工业,结果使新增资本产出比率从3.5降到3。我们暂不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假定两国在-年间可用于投资的资源(来自国内和国外的资源)极有可能按每年7.5%的速度增长,但绝不会低于5%,高于10%。

资本供给的来源

对一个国家来讲,可获得的储蓄的总供给量,是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之和。如果把政府、企业和家庭视为国民经济中的三个行为主体,那么,国内储蓄就由下述三个部门构成: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国外储蓄可分为两个部分:外国的官方储蓄,和外国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源于政府收入与经常性支出后的余额。政府收入是指所有流入国库的税收与非税收收入,包括国有企业上交财政的利润和折旧基金、国内举债等收入。在统计上,国外援助与借贷也是作为政府收入看待的。考虑到这一部分收入与国外储蓄概念的重叠,暂且就不将它列为政府收入。

经常性支出对许多国家来说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公务员及军队的工资与薪金费用;非耐用商品与劳务的开支,包括国有部门雇员的用品、维修费以及全部军事设备开支;公债的利息支付;向地方各级政府的转让;以及对个人的补助或其他转让。不包括政府支出中用于修建灌溉渠道、公路、学校与政府非军事采购等资本支出。在中国,政府经常性支出同时包括上述两个方面。从政府储蓄的角度看,把资本支出或经济建设支出单独从政府支出中列出,不作为经常性支出是恰当的。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国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普遍较小,相应地,它们对政府收入的贡献甚微,政府收入多半取自税收。由于这样的原因,政府储蓄在国内储蓄中的作用普遍小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国家。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较,更难以相提并论。尽管如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在50-6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仍把政府储蓄视为增加国内储蓄的重要来源。在人们看来,储蓄率提高了,经济增长目标就会得到尽快实现。基于这种认识,许多发展中国家把增税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来追求。

如果不考虑增税有可能实现的其他目标(包括收入再分配),仅就增税对扩大国内储蓄而言,增税的作用可能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大。首要的一个问题是,在发展中国家增加税收并非易事。除了那些拥有特殊优越的生产资源的国家外,一般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低,使得人们维持生计后的纳税余力很少。其次,有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政府新增税收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以致高税收不是增加而是减少国内储蓄。这种现象,被称为“普利斯效应”。

姑且不论普利斯效应是否存在,仅就增税而言,它在扩展政府收入,增加政府储蓄方面,只是具有暂时的有限的意义。对此,美国供应学派的重要代表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给予了极好的说明。他认为,在一定的税率区间内,税率愈高,政府收入愈多。但是,如果税率超过一临界点,进入“禁区”内,税率与税收则呈反相关关系。税率愈高,税入愈少。企业储蓄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国家可以粗略地分为国有企业储蓄和私人企业储蓄,在社会主义国家还要包括集体企业储蓄。无论是哪一类型的企业储蓄,税后利润几乎都是储蓄的唯一来源。

不过,税后利润中究竟有多大比重形成企业储蓄,不同类型的企业存有差别。就一般状况而言,国有企业的税后利润由于要上交财政一部分,乃至全部,所以它的税后利润能够形成企业储蓄的比重要远远低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如果不考虑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对储蓄增长的贡献,仅就混合经济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而言,虽然也有少数国家的国有企业在提供储蓄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例如在韩国,在-年的乌拉圭,在-年的印度,-年的巴基斯坦以及-年的印度尼西亚,国有企业产生的储蓄占到国内投资资金的10-15%。

但是从总体上说,由于我们所熟知的经济体制以及价格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经济效率普遍较低,它们对储蓄增长的贡献甚微。这包括那些国有企业成份很大的国家,如孟加拉国、泰国、玻利维亚、智利以及年前的乌拉圭,以及那些国营企业数量较少的国家,如索马里、牙买加与哥伦比亚。所有这些国家,-年国有企业的储蓄不到投资资金的5%。

事实上,即便有些自称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例如尼雷尔领导下的坦桑尼亚、恩克鲁玛领导下的加纳、班达拉奈克夫人领导下的斯里兰卡与苏加诺领导下的印度尼西亚,大型国有企业持续出现赤字,不得不由政府提供资助。

有时甚至个别企业的累计亏损与外债大得足以使政府各方面的发展工作瘫痪。玻利维亚矿业公司的情况就是如此。印度尼西亚~年之间的国有石油公司(该企业于年前债务已累计超过亿美元)。扎伊尔与赞比亚在~年之间国有企业的情况也是如此。私人企业储蓄通常是指私人公司储蓄和非公司化的私营企业的储蓄。与非公司企业相比,公司化经营的企业储蓄相对要高一些。据马朱姆达尔的分析,印度在-年期间,非公司企业的平均储蓄率估计为27%,而公司化经营的企业则高达40%,其他经济部门为5.5%。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公司化经营的企业一般较少。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所致:第一、缺乏以公司形式经营的刺激和压力。现代商品经济发展具有两种趋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营风险加大;高、精、尖技术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创业资本大幅度增加。古典的企业组织逐渐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了的情况。现代企业组织-公司制度应运而生,公司制度具有投资者-股东责任有限,分层决策,快速灵便集资、综合开发与经营等特点。正因如此,公司组织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发达国家迅速扩展。

结语

税率过高,税赋过重,会严重挫伤企业经营的积极性,抑制个人的工作热情,从而破坏税收产生的基础。此外,有研究表明,较过的税收对企业和家庭的储蓄具有替代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商品经济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现代企业组织的需求不甚强烈。与商品经济制度不发达相关联,现代企业组织产生、发展的制度、法规不健全是发展中国家公司组织不普及的另一原因。公司化经营的企业为数不多,它们就不可能提供国内储蓄的很大份额。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91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