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核心资产深度研究三维度挖掘中国制

治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http://m.39.net/pf/a_4699279.html

获取报告请登录。

参考海外经验,制造业龙头崛起往往会经历从国内成长到行业集中,再到全球化的过程,不断突破单一市场限制,实现持续成长。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化工、汽车玻璃等制造业的龙头或许正在经历同样过程,从国内行业集中走向全球化,与曾经的海外制造业龙头同台竞争。

在年至年的“核心资产”牛市中,除了以消费板块为代表的中国核心资产为投资者提供丰厚回报,制造业中的核心资产也表现亮眼,诸如三一重工、万华化学、恒立液压等等。在开放的过程,这些制造业核心资产,一方面为国内机构投资者所认可和重仓持有,另一方面也被海外投资者大举买入,成为海内外机构投资者的重要配置方向。下面,我们就以工程机械、化工、汽车等细分行业为主要案例,为读者揭开制造业核心资产的面纱。

1.政策、市场、转型改革、全球化助推制造业核心资产

1.1.产业政策为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持(略)

1.2.广阔市场机会让企业成长由“小”变“大”

制造业企业成长离不开足够的市场空间,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集中地和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最大的中下游市场需求。下游需求为2C端的制造业企业提供试错空间和细分需求市场,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则为2B端的企业提供丰富的产业资源和需求。以化工行业为例,化工下游市场主要有建筑、家电、制鞋等,而中国是21世纪以来建筑、家电、制鞋等行业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也成为全球主要化工消费地,孕育出一批依托国内市场的化工企业龙头。

1.2.1.工程机械:基建、地产让工程机械享受广阔市场空间

房地产:年地产定调为国家支柱行业,销售存在三年小周期,目前坚持“房住不炒”。年、年、年、年、年均是中国地产小周期起点,或是因为国家采取“宽松+地产”政策组合维持经济稳定增长,或是经济向好地产需求提升。城镇化和高速发展的地产市场为工程机械创造城市建设需求。

基建:年至今三轮基建投资大潮,近两年基建再发力。年后城镇化带动基建需求,年、年基建则成为地产之外政府调控增长的另一重要手段。基建包括公路、铁路、港口、电力等方面,都是工程机械的重要市场。近两年政府屡屡提及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工程机械需求增长再添一把火。

工程机械中的挖掘机、混凝土设备、起重机等实现快速增长。工程机械市场主要分为挖掘机(31.1%)、混凝土机械(15.8%)、起重机(12.9%)等。工程机械经历-年全球复苏的第一波成长,-年“四万亿”刺激下的第二波成长和年至今设备更新换代的第三波成长。年至今挖掘机复合增速15.9%,年至今混凝土泵、搅拌机、搅拌车复合增速16.9%、23.4%、28%。

1.2.2.基础化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孕育全球最大化工消费市场

加入WTO以来,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同时也就创造了全球最大的化工消费市场。化工消费下游主要集中于建筑(35%)、电子(19%)、家用电器(8%)、农业(7%)等领域,1)建筑:21世纪初中国政府推行了快速城镇化以及多轮地产刺激周期;2)电子:加入WTO后中国东南部多个省市通过产业、税收、土地、融资政策,大量承接了海外电子制造业;3)家用电器:中国格力、美的、海尔、TCL等企业在地产周期中逐步替代外资家电企业,成长为世界龙头;4)农业:中国作为全球人口大国,每年中央1号文都着力扶持农业发展……下游政策频频推出,促进化工需求高速增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消费市场,对应来看,国内化工产业高速发展,年至今的15年里,A股化工行业营收增加5.1倍,复合增速达到12.8%,细分行业来看,化学原料、农用化工、其他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分别增加7.6倍、7.3倍、4.8倍,复合增速15.5%、15.1%、12.5%、4.2%。

分地区来看,中国化工仍是全球中坚力量,未来占比仍将持续提升。年全球化学品销售额约3.5万亿欧元,其中中国1.29万亿欧元,占比达37.2%,预计到年全球化学品销售额将达6.6万亿欧元,届时中国大陆占比将增长至49.9%。

国内化工龙头万华化学在全球MDI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庞大的MDI消费市场为其成长提供条件。MDI主要运用于制造业中的冰箱(24%)、建筑管道(10%)、汽车(7%)等下游行业以及PU浆料(17%)、鞋底原液(13%)、氨纶(16%)等中间材料领域:1)中国海尔、美的是全球冰箱龙头,出货量占据市场重要地位;2)中国建筑业、地产在过去几轮刺激周期中实现高速成长;3)中国汽车快速普及,促使中外合资、国产整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迅猛;4)中国同时还是全球制鞋业等轻工业重要制造地。年,欧洲中东非洲、中国、北美洲、亚洲除中国、南美洲的MDI消费量占比分别为31%、30%、24%、12%、3%。

根据兴业证券化工组预测,未来MDI的年需求量仍在逐步上升,有望在年达到万吨,中国将引领全球MDI需求增长。与需求渐增相对,MDI由于行业资深的技术壁垒和产能投放的难度,供给端产能提升较为有限,当前价差条件下,部分配套不完善企业、成本较高企业或已处盈亏平衡之中,除万华外年内可预见的将投产项目仅有2个5万吨级的小扩产项目、-年也仅有科思创德国20万吨与上海5万吨扩产,新增量有限。

1.3.经济转型、供给侧改革,龙头企业优势凸显

中国GDP增速自年达到14.2%的阶段性峰值后,呈现“逐级下降”态势;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既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当前人民生活的长期需求。经济转型中,更有效率地生产,摒弃GDP增速唯一论的发展目标,建设更加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成为政府和企业持之以恒的发展方向。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传统重工业行业持续优化行业格局,有序退出落后产能,逐步提高产品和排放标准,促使近几年国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但是另一方面,未来经济转型、供给侧改革仍有巨大空间,一是国内煤钢等产能仍有较大处置空间,二是中国单位GDP能耗仍然落后美国等发达国家较多水平。

工程机械行业的监管整治前文已做介绍,这里以化工行业为案例:年被称为中国“史上最严”的环保整治年。年是中国环保工作的考核年,包括《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多项硬约束目标都要在这一年实现,环保部启动了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整治行动,4月调集了名执法人员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展开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气污染防治执法行动;年又是环保督察严抓问责的一年,中央环保督查组以层级高、力度大和“敢于动真碰硬”之势在全国掀起了“环保风暴”,17年内进驻了31省区市、问责上万人,较年明显提高;年也是环保新政密集出台的一年,例如多行业排污许可证颁发、对固定污染源全生命周期实现“一证式”监管,环保费改税完成筹备次年第一日正式实施、促进企业减排意愿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

更加严格的环保监管、产品能耗要求,有利于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将行业内落后的企业挤出市场,而从上市公司营收来看,呈现集中趋势。年至年,工程机械板块营收规模前5名企业分别为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上海机电、柳工,营收占板块比重从71.8%上升至81.0%,集中度提升9.2个百分点。化工行业经年“史上最严”环保整治后,行业板块CR30营收占比从年的51.4%上升至年的52.2%,提升0.8个百分点,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提升。龙头公司在经济转型、供给侧改革下,享受政策带来的行业集中红利。

1.4.中国走向世界,制造业企业由“大”变“强”

参考日本80年代制造业升级转型经验,目前中国制造业同样步入出海阶段,踏入世界市场、由“大”变“强”,角逐世界制造业核心地位。

从各项指标上来看,目前的中国与日本制造业升级转型的中期(年)有相似之处。人均GDP(中国美元VS日本美元)、老龄化程度(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中国10.12%VS日本9.05%)、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中国39.8%/51.6%VS日本38.4%/58.6%)、储蓄率(中国46.1%VS日本31.1%)等指标上都与日本比较相似。

从制造业结构来看,目前中国也与日本89~90年代有相似之处:一方面,重化工业比重仍然较高,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比7%等;另一方面,电子、汽车、机械为代表的新兴制造、高端制造已经成为主导产业,占比分别为10%、8%、7%。

出口导向型政策、产业政策等政策方面,中国更是充分借鉴了日本的经验。出口经济带动两国经济从弱至强,产业政策则帮助中日两国制造业“弯道超车”,逐步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国家,稍有不同的是,日本先于中国已经实现在全球价值链条上占据较高的位置,中国核心资产刚刚进入起步阶段。

未来,中国的制造业增长空间要大于当时的日本。原因包括:1、中国城市化率仍然较低,区域平衡的发展空间很大。产业升级的雁阵模型不但适用于国际,也适用于一国之内。东部地区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向中西部转移,如Intel、富士康向中西部搬迁。2、中国TFP水平仍然较低。年,中国TFP水平仅为美国的0.43,而日本年TFP水平为美国的0.81。中国的技术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可以进行学习。当然,制度的改革也是提高TFP的重要途径。

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中国TFP增速较高的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根据~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计算各行业的TFP,发现TFP年均增速较快的行业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这些行业也正是目前占比较大的行业,间接说明了中国制造业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出口作为制造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拉动力量,也在发挥作用。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速要快于普通产品,也反映了制造业升级正在进行中。

2.美、德、日制造业核心资产诞生记——成长、集中、全球化“三部曲”

2.1.美国马歇尔计划+战后市场红利,助力卡特彼勒走向世界

2.1.1.二战后重建,全球形成庞大的工程机械需求市场

二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刺激对欧洲的工程机械出口需求;年,《住房法》刺激建筑及房屋建设领域的美国国内需求。二战结束后,欧洲因为战争破坏,交通运输设备、生产制造设备等遭受重创,同时-年遭遇寒冬带来的饥荒。对此美国马歇尔推出“欧洲复兴计划”,对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供金融、技术、设备等支持。年至年间,美国对外经济和军事援助分别为30.8、67.1、31.8、83.0亿元,占GDP比重一度达到3%,工程机械是其中重要援助。战后美国国内也出台了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经济刺激政策,1年国会通过参议员塔夫脱提交的住房法案,迎合了国内地产、建筑商利益,各城市启动“城市更新运动”,政府供低息贷款、援助等措施,对城市中心的贫民窟进行清理。政策刺激下,海外和国内形成的巨大工程机械需求市场。

-年战后复苏期,投资潮带动欧美经济复苏,投资占GDP比重处于历史高位。50年代期间,美国、德国、法国GDP平均增速分别为4.2%、8.2%、4.7%,西德在欧美援助和自身工业基础下发展尤为迅速,投资占GDP比重超过30%。

2.1.2.成长期-集中化-全球化,卡特彼勒核心资产诞生之路

美国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经历高增速向中低增速转变。二战后内外政策作用下,美国工程机械市场迎来第一波高峰;70年代滞胀时期下,“货币宽松+财政支出”的政策组合,促使美国国内建设和住宅投资迎来第二波高峰,复合增速10.2%;70年代末石油危机爆发,通胀高企,美国经济增速逐级下台阶,80年代和90年代建设和住宅投资复合增速下降为5.0%和5.4%,工程机械市场由高速增长变为中低速增长。美国卡特彼勒受益于二战后全球增长红利,快速成长,但是于70年代遭受日本新兴企业冲击,80年代后更是面临美国行业景气下行的挑战,行业集中和全球化是卡特彼勒逐步走出行业周期,再次回归成长的重要原因。

成长:卡特彼勒受益于政策刺激下的全球市场增长。战备军需和战后重建为卡特彼勒带来了充沛的订单,卡特彼勒不断扩充产能,在全国兴建工厂、开拓新产品线。欧洲和亚洲同样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重建国家,卡特彼勒顺势开启全球扩张。-年,卡特彼勒营收年复合增速11%,进入快速发展期,海外收入是卡特彼勒的重要收入来源,从年的37%上升至年的52%和年的57%。

集中:低增速背景下,落后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卡特彼勒持续并购扩张产品线和市场扩容。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面临下行,海外市场则受到日本企业精细管理和低成本策略的激烈竞争。工程机械作为强周期行业,周期下行阶段行业内企业可能普遍出现亏损,此时也是龙头企业通过并购方式整合行业的最佳时机。以德国工程机械被为例,诸多曾享有盛誉的品牌被美国、日本、中国龙头企业瓜分瓦解2,1)年推出全球最大液压挖掘机的百年老店OK,被特雷克斯、比塞洛斯、卡特彼勒、纽芬兰建筑机械拆分收购;2)年推出吨全球最大液压挖掘机的Demag,被小松和特雷克斯吸收;3)历史悠久的Hanomag于年被小松入股,年收购,品牌和产品被取缔;4)Schaeff、Fuchs、Atlas、Kaelble、DBT、Zettelmeye、Faun等等众多百年老店,也在危机期间被美日中企业收购,或被拆分、或退出市场。目前全球工程机械格局已经十分清晰,为美(卡特彼勒、德尔集团)、日(小松制作所、日立建机)、中(三一重工、徐工机械)、德(沃尔沃)垄断。

卡特彼勒同时利用并购发展配套增值服务,多环节寻求利润。进入21世纪,大宗的超级繁荣周期推动卡特彼勒通过收购的形式快速扩展产品线,实现矿业和能源等新领域的扩张。卡特彼勒逐渐完成了建筑机械、矿用设备、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领域的庞大产品组合。同时,经历了经济总量结构性调整后,卡特彼勒避免采取上游垂直整合的策略,为了缓和经济周期对公司盈利的影响,公司开始重视增值服务转型,为客户提供涵盖了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包括产品设计、机械设备制造、零配件服务、物流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再制造服务等的整体解决方案。

全球化:全球工程机械需求中心转移,卡特彼勒全球化战略熨平需求周期,实现长期增长。马歇尔计划启动后,年,卡特彼勒在英国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子公司,卡特彼勒向跨国经营迈出了第一步。年,卡特彼勒在巴西和澳大利亚分别成立新工厂。年,卡特彼勒在英国建造2座工厂,在北美洲、加拿大也建立了几家新厂和分公司。卡特彼勒的国际业务版图不断扩大,新产品运销世界各地,确立了其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霸主地位。

卡特彼勒的全球化扩张过程概括为:

1.-年,立足本土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生产基地,不断扩大产能。

2.-年,拓展发达国家市场,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

3.年至今,进军新兴市场,成立合资公司,扩大市场销售份额。策略上,海外目标市场的选择由近及远,基本按照“本地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发展中国家-全球市场”的路径依次扩张;进入方式从直接出口到建立海外销售办事处,从成立合资公司再到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先易后难,逐步升级。

卡特彼勒“欧美日本新兴市场”的全球化过程,是在跟随全球工程机械需求中心的不断变迁:

1.欧洲、美国兴起:二战后,欧洲经济复苏重建基础设施,美国国内“城市更新运动”,创造全球主要工程机械需求。

2.欧美日本:80年代后,全球工程机械需求中心从欧美转向经济繁荣的日本,年日本工程机械市场大约5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3%,年上升为亿美元,占全球比重已经达到22%,复合增速11.1%,远超西欧和北美。

3.日本市场萎缩: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需求大幅缩减,年至年间,日本市场复合增速-6%,占全球市场比重下降至10%。

4.中国市场崛起:年中国加入WTO后,城镇化和大力发展房地产行业,促使中国成为全球工程机械的主要需求中心,占全球工程机械市场比重从年的8%上升至年的32%,金融危机后其他各国建筑市场萎缩的情况下,中国通过“4万亿”政策刺激,仍然实现工程机械市场高速增速,期间符合增速24.5%。

2.2.德国经济转型+科尔政府供给侧改革,打造汽车、化工业核心资产

2.2.1.70年代,科尔实施供给侧经济政策,制造业冉冉升起

到70年代前后,全球重化工业产品需求逐渐疲软,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德国遭受严重冲击,年GDP增速下降至0.9%,同时通胀水平高企,德国经济增长的“黄金年代”宣告结束。工业结构面临新的转型压力,以石油冶炼、钢铁、造船、金属等为代表的高能耗、高物耗、低附加值的传统重工业产能过剩现象凸显,国内主导产业衰落,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上升。

德国经济的“转型”成功离不开赫尔穆特·科尔,其于年10月1日入主联邦总理府。科尔执政前夕,国内局势严峻——巨额的财政赤字、庞大的失业大军、不断滑坡的经济。科尔政府上台后放弃需求侧刺激,主攻“多市场、少国家”的供给侧经济政策,通过降低税收、利率和缓增工资的办法,调动企业主的积极性,增加固定资本投资,此后再扩大出口。此外,为了加速经济复苏,科尔政府还调整了科技和出口政策,以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提高出口竞争能力。与此同时,政府还注意对汽车工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其自动化程度。而纺织工业则广泛采用微电子技术,使断线接头、输送、供料等生产过程自动化。随着一系列政策逐渐起效,改革取得良好效果,德国经济开始回暖,GDP增速逐步加快,年为1.57%,至年已上升至5.26%。

本轮供给侧改革无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德国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年间GDP平均增速达到了2.91%。具体来看:1)财政风险下降,国家支出比例、财政赤字、新债务的减少,使得新政府的经济政策重获信任,国家内部重建稳定。2)国际贸易顺差逐渐扩大,控制本国资本外流。在此期间科尔政府充分发挥德国物价比较稳定、利率较低、工资成本偏低的优势,提高德国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实现顺差逐年增加,出口和进出口余额跃居世界第一位。3)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居民购买力提升。

受制于经济危机、产业结构的压力,联邦德国开始转型,化学、汽车、飞机、电气机械等低能耗、低物耗、高附加值重化工业的发展受到鼓励。但直到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联邦德国于—年,经历战后第三次、也是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止,转型未取得显著成效。国民生产总值在—年期间连续两年下降,工业生产从年下半年到年下半年一连3年低落不起。

从股票市场上来看,DAX30指数在—年期间长期横盘,市值结构保持稳定,工业市值占比仍在提升,金融行业有较明显提高,而受经济危机冲击,消费品、医疗保健、消费者服务行业市值占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从二级行业上来看,工业中的资本品行业扩张较快,其中以机床等为代表的工业机械行业增长速度较快;金融行业则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进程加速而受益,银行和保险行业市值都有明显的增长。

2.2.2.化工人才、历史底蕴,打造全球化工中心

重视教育、化学人才辈出,行政垄断形成战后德国三大化工巨头。德国历来重视教育,推出世界上首部《普通义务教育法》。-年间,德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数量位高达15位,占世界第一,化学家李比希及其学生等人奠定德国化学工业地位。为了扩大化学工业优势,年德国政府授意三家染料工业企业阿克发、巴斯夫、拜耳组建I.G.法本公司前身,类似于美国托拉斯;年5家煤焦油化工企业加入组织,年法本公司正式成立,形成化工行业垄断。年至年,因为战争缘故,法本公司收益从万马克增值8.22亿马克,生产德军%的甲醇和润滑油、80%的炸药、70%的黑火药和35%的硫酸。年,德国六大垄断组织员工占德国工人总数的1/3。战后法本公司因为战争罪进行清算处理,重新拆分出德国战后三大化工巨头巴斯夫、拜耳、赫斯特,为战后德国化工行业复兴奠定基础。

因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行业巨头的垄断实力,战后德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化工中心,行业高速成长。年德国化工销售额大约亿欧元,年增长至亿欧元,60年代和70年代复合增速达9.6%、8%,并成为全球化工出口大国。

2.2.3.凭借研发创新,巴斯夫打造全球化布局的化工巨头

成长:巴斯夫等德国化工巨头战后迅速走出阴霾。年,遭受轰炸的路德维希港和奥堡生产基地三分之一的装置被完全破坏,其余的也严重损坏,总产能减少45%。在逐一重建后,年巴斯夫员工总数已增加到21,人,年路德维希港生产基地重建顺利,基本实现现代化。

创新是巴斯夫实现不断突破成长的重要驱动。1)1年塑料Styropor是巴斯夫战后的第一个重要发明,保温隔热性能卓越,广泛运用于建筑、包装等领域;2)年发明维生素A、年发明维生素B2合成方法,广泛用于药品和饲料领域;3)此外,巴斯夫还发明了合成染料、用作化肥原料的氨、用于显示器的液晶、基础杀菌剂等产品,形成目前保温隔热材料、鞋类超弹性泡沫、可堆肥生物基聚合物、长效杀菌剂、车用催化剂、电池材料等业务板块。创新产品创造广泛的下游需求,成为巴斯夫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集中:I.G.法本公司的成立和解体,形成德国化工行业战后“少数巨头+众多小公司”的格局。化工行业是一个周期性强、资本开支大、研发投入高、规模效应明显的行业。德国化工行业起步较早,因此在一战和二战时期已经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竞争,形成了清晰的竞争格局,一方面是巴斯夫、拜耳、赫斯特等巨头公司维持德国化工行业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是众多小公司为化工行业进步提供一份创新动力。从化工企业雇员分布来看,59%的员工就职于人的公司,36%的员工就职于50-人的公司,5%的员工就职于1-49人的公司,三类公司创收占比分别为69%、28%、3%。

全球化:巴斯夫跟随全球化工需求开展各国布局。二战后巴斯夫在德国乃至欧洲化工行业内的地位几乎不可撼动,立足德国拓展全球市场成为其突破单一市场桎梏的重要原因。年,巴斯夫与陶氏化学合作,进入美国市场;年,巴斯夫与YukaBadische合资,进入日本市场;年,巴斯夫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建立其在欧洲第二大生产基地;年,巴斯夫与晓星集团组建合资企业,进入韩国市场;年,巴斯夫在中国南京建厂投产,开启长期扩张过程。“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巴斯夫全球化脚步总是跟进最为新兴的市场需求。

2.3.政策支持+海外扩张,日本汽车等全球优质企业脱颖而出

2.3.1.二战后,日本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汽车产业

战后日本将汽车作为重要支柱产业,70年代后日系车企逆势起飞,推动日本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厂商跃进。年,日本汽车产量占世界的0.3%,年提升至2.9%,年已经达到18%,年占全球的35%,-年间汽车销量复合增速高达16.1%。日本的汽车产业政策是日本车企和汽车零部件厂商弯道超车的关键,主要包括汽车设备、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支持政策。

2.3.2.90年代,日本国内需求下滑、成本优势丧失

上世纪70-90年代,日本制造业经历了转型升级,内部结构从重化工业、纺织工业向汽车、家电、机械转变。从内部结构来看,在日本制造业升级转型的阶段(年~年),前10大产品的结构有较大的变化:1、钢铁、石油产品等重化工业产品占比和排名下降;2、纺织产品、木材等轻工业产品占比和排名下降;3、汽车、家电、机械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占比和排名明显上升。年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家电、电子产业向海外转移,退出了日本制造业的前十大产品。

~:日本制造业转型升级,由重化工业转向计算机、电子、通信、家电、汽车等行业。70年代,日本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重化工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但是汽车、家电等为代表的以组装式生产为主的产业迅速发展,出口增长迅速,日本制造业也融入了全球产业链。80年代,计算机、电子等研发密集型的行业,在日本本土需求的拉动下,通过技术引进等方式,发展迅速。日本制造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重化工业增速显著下降,新兴行业增速显著提升。虽然整体制造业的增速并没有工业化阶段那么快,但是结构性的机会更多,计算机、半导体等产品保持了近20年年均20%以上的增速,电子、通信、家电保持了近20年年均10%以上的增速。

成本端一:日本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加之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降低,汽车业面临转型压力。从劳动人口占比来看,年,日本劳动人口占比为70%,到年已经下降到66%;从制造业工人平均年龄来看,年制造业工人平均年龄为38.9岁,到年已经上升到40.6岁;从制造业工人平均工作年限来看,年制造业工人平均工作年限为12.1年,到年已经上升到14.1年。

成本端二:“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汽车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出口竞争优势丧失。年,日本汽车制造业劳动力平均成本为15.77美元/小时,而同时期的韩国和中国台湾仅为5.75美元/小时、4.76美元/小时。为了克服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日本汽车企业开始采取削减人员和设备投资、企业兼并以及海外扩张等策略改善经营环境。

2.3.3.汽车行业开拓新兴市场,海外生产基地逐步增加

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巨大市场需求主要受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年代,亚洲经济飞速发展,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GDP增长率分别为4%、7%、7%、10%,远远高于同时期日本2%的经济增长率,亚洲企业与日本出口企业形成激烈的竞争,日本GDP占比全球从年的14%下降到年的8%。

年代,日本企业业的生产中心和销售中心逐渐向亚洲转移。从日本国际协作银行对家有海外业务的企业的调查结果来看,年代初期,日本海外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从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在中国和东盟四国的生产基地数快速增加。截至年,日本在亚洲的生产基地数为多家,占日本海外生产基地数量的60%以上,亚洲逐渐成为日本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场所。从销售重心来看,其向亚洲转移的趋势也十分明显。例如,汽车的市场重心在年代初期偏重北美和欧洲,但随着亚洲市场的扩大,汽车业的销售重心业逐渐转移到亚洲。

伴随着制造业企业向海外转移生产,日本制造业海外生产比率不断上升,从年的13.7%逐渐上升至年的26.1%,上升13个百分点,日本企业海外转移趋势明显。日本国际协作银行数据显示,年汽车业海外生产比例达到26.8%。

日本汽车企业积极进军海外,不仅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经营资源、开拓新的出口基地和新市场,也是为了把海外发展与国内出口密切联系起来,带动国内出口。日本国际协作银行的调查显示,49.7%的企业认为海外业务的发展带动了企业出口额的增加,20.9%的企业认为海外业务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平稳出口。海外转移是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将不具有生产力的产业进行转移,不仅能为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也能为传统产业谋求生机。

2.3.4.本田、丰田成长为全球汽车行业龙头企业,股价表现优异

在日经成分股中,市场表现排名前十的公司共有三家公司属于汽车业,分别是本田、丰田和铃木,涨幅分别为%、%、%。接下来我们对这三家公司展开分析,总结其亮眼业绩的规律。

本田公司成立于年9月,主要生产摩托车、汽车。年,本田以生产自行车助力发动机起步,年本田已经发展成为从小型通用发动机、踏板摩托车乃至跑车等各领域都拥有独创技术,并不断研发、生产新产品的企业。年除日本之外,本田在全世界29个国家拥有个以上的生产基地,产品涵盖摩托车、汽车和通用产品,每年惠顾的客户达万以上。与此同时,本田还积极地履行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义务,积极探索环保和安全的解决方案。从市场表现来看,-年,本田公司累计涨幅%,位列日经成分股第二位,仅次于佳能。这一时期每股收益从年的31日元上涨至年的日元,涨幅达%;市盈率从年的21倍下跌至年的14倍,跌幅为33%。

丰田公司创立于年,产品范围涉及汽车、钢铁、机床、农药、电子、纺织机械、纤维织品、家庭日用品、化工、化学、建筑机械及建筑业等。进入年代,随着日本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日益饱和,丰田企业逐渐开启了全球化战略,年开始在日本生产汽车,年发表了新国际商务计划。全球化战略的实施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公司股价从年日元上涨至年日元,涨幅达%。这一时期每股收益从年的日元上涨至年的日元,涨幅达%;市盈率从年的13倍上涨至年的19倍,涨幅为45%。

3.制造业是海外机构投资者的重要配置方向

3.1.外资不仅买消费白马,也青睐制造业资产

3.1.1.挪威主权基金:稳定配置工业品,亚洲制造业配比最高,达17%

GFPG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规模超万亿美元,旨在通过石油资源收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造福后代。挪威全球养老基金(GovernmentPensionFundGlobal)前身为石油基金,年随着《挪威养老基金法》通过后更名为全球养老金。作为北欧最大的产油国和全球第三大石油出口国,挪威旨在通过石油资源收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造福后代,目前根据议会规定,每年可提取不超过基金总额的4%用于财政开支。考虑到资金体量等因素,GPFG全部投资于海外市场,避免引起国内经济出现较大波动。

从行业分布的角度看GPFG的权益资产配置情况,NBIM更偏好金融和工业板块。截至年12月,GPFG持仓比重较高的行业依次为:金融(23.7%),工业(12.9%)、科技(12.6%)、消费品(11.9%)、医疗保健(11.4%)、服务(10.8%)。工业行业是GPFG投资公司数量最多的行业,其行业配置比例位居第二名,仅次于金融行业。

我们将时间拉长至20年视角,NBIM对整体板块配置并未出现较大波动,金融和工业始终是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27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