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温岭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赵碧莹通讯员杨鹏
Bata,全球知名连锁鞋业集团,年由TomasBata先生在捷克创立,已有多年历史,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拥有多家店铺。该品牌鞋子还曾被捷克总统作为国礼赠送给其他国家领导人。
这是Bata在“鞋界”的地位,而温岭市一家鞋企和Bata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一年生产多万双鞋子,其中多万双鞋子供应给了Bata。这家企业就是位于大溪的台州一休鞋业有限公司。
不仅是Bata,包括家乐福、FILA等知名品牌,都与一休鞋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一休鞋业生产的鞋子被摆在了品牌专柜显眼的位置销售。
抓住机会,从非洲拓展到欧美
作为一休鞋业的董事长,叶国伟这样总结从年建厂到现在的经历:“做外贸就是要不断优化客户,抓住一批好的客户,淘汰一批不好的客户,让企业慢慢在选择中磨炼起来。”在他看来,一休鞋业走到如今,就是一个市场逼着企业成长的过程。“这是一个循环,市场要求提高,企业生产要求跟着提高,生产品质的提高又为企业带来了更高要求的市场、更多的订单。”
虽然年时,一休鞋业就已经成立,但真正专注做运动鞋却是在0年之后。
叶国伟告诉记者,当一休鞋业开始转型运动鞋品类生产的时候,不无顾虑。“以前温岭制鞋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凉鞋、皮鞋、布鞋,什么都有,我们工厂最早是靠注塑起家的。”他说,当时,福建的运动鞋产业已经较为成熟。和大溪当地许多鞋企一样,一休鞋业从福建引入鞋样,模仿生产,自行突破,做得有声有色。
起初,一休鞋业的主要用户都在非洲,主力市场是尼日利亚、乌干达等国家,对鞋子质量要求不高,只要价格低廉就行。
“很多人都把非洲当成新兴市场,但其实在0年时,温岭鞋在非洲的竞争就很激烈了。”叶国伟说,那时主要就是价格上竞争,在质量和设计等方面的要求很低,很多企业都能达到要求,所以温岭很多鞋厂都开始冲击非洲市场,使得非洲市场越来越难做,利润越来越低。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一次与商超的合作。
“当时有一个南非的客户,他们的商品是要卖进商超里的,所以要求比较高。”叶国伟介绍,以前他们都是先接订单,款式设计完经客户确认后,才开始生产。“但为了和这家超市保持合作,我们必须拥有自主研发的能力,才能在用料和款式上不断更新。”由一开始的客户提供配色图,到后来自主开发款式,这个过程让一休鞋业的市场越来越大,产品逐步出口到了南美、东南亚等中端市场,甚至进入了欧美、日本等市场。
自我提升,从超市走入专卖店
Bata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和一休鞋业有了接触。
起初,Bata对和一休鞋业的合作并不持乐观态度,作为百年品牌,Bata对供应商的要求自然很高,而那时的一休鞋业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条件。
“专卖店对产品的品质和细节都有很具体的要求。比如,以前我们在刷胶时刷高1~2毫米是不会在意的,但他们不行,一定要做到很精细。我们在生产时,只能跟着他们的要求进行改正。”因为客户对鞋子的物理性能比较看重,一休鞋业专门在厂里建了一个检测中心,自行检测符合标准后,才敢把产品发出去。“没有检测中心之前,鞋子都是客户抽检的,那时候我们都会提心吊胆,就怕抽检时出现问题。”叶国伟说,这样的情况的确出现过,“有一次发货时,集装箱内温度高,导致鞋子开胶,被客户抽检出来。”
有了自己的检测中心后,这样的情况鲜有发生,客户满意度大大提高。“我们刚开始购入的是拉力检测设备,后来设备越买越多,耐磨、老化、色牢度、耐折等多项性能,我们都能自主检测。”叶国伟说,Bata考察了一休鞋业一两年,才有了如今的长期合作,现在一休鞋业一年会生产上百万双鞋子供应给Bata。
在检测中心建立、鞋子品质提升后,一休鞋业开始开拓欧洲市场,并成功进入。家乐福就是在那时候和一休鞋业有了合作。“我们是在年左右和家乐福开始合作的,如今我们已经是他们评价体系里的好工厂了,因为我们生产的运动鞋在他们那里销售是零投诉的,所以现在他们很相信我们的品质,不再像以前一样每一批都要验货,只要我们自检合格就行。”
四五年前,一休鞋业还成了知名品牌FILA的供应商。“前段时间,我们去日本考察,看到我们生产的产品被摆在FILA专柜中间显眼的位置,标价是日元。”叶国伟说。
未雨绸缪,从减少人工到精益化生产
不过,最近叶国伟有点焦虑,一方面因为外汇受限,原本是大客户的古巴市场在今年一下子停滞不前,令一休鞋业失去了三四十万双的订单;另一方面因为厂房限制,在完全饱和生产的情况下,一休鞋业不得不考虑如何挖掘新的利润空间。
“不是没有订单,而是受生产厂房的限制,产量也受限,我们现在必须斟酌如何筛选优化客户,抓住好的客户,淘汰一些不好的客户,提高产品的单价,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叶国伟说。
在他看来,在运动鞋外贸领域,以前温岭的竞争对手一直是福建地区,但如今还要直面来自东南亚地区的竞争,特别是越南。“受材料、人工工资各方面的影响,现在很多品牌合作商都在往东南亚市场迁移。”
这是危机的预兆,但还不算是太大的危险。“国内市场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叶国伟的自信来源于国内制鞋产业链的齐全,这是东南亚无可比拟的。“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运作快、效率高、反应快等优势。比如,我们有成熟的研发团队,从研发到推向市场的速度就比他们快;我们的工人都是熟练工,生产效率也比他们高。”
不过,未雨绸缪总是应该的。在内忧外患之下,一休鞋业早早开始筹谋。“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叶国伟说,比如研发袜子鞋、飞织鞋等帮面能够一次成型的鞋子,来降低对人工的依赖。
同时,“机器换人”也是必不可少的。记者曾在温岭的鞋机展会上碰到过叶国伟,当时他对电脑针车、自动化中后帮机等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