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丽退市红蜻蜓颓败,一代鞋王达芙妮

近日,有一位微博网友在吐槽一家牌子的鞋子:“我买了一双达芙妮的高跟鞋,然后就被男朋友嫌弃了。”可见,曾经的一代“鞋王”达芙妮已经开始被嫌弃了。不仅如此,这位昔日的“鞋王”在今年公布了达芙妮年年度报表的相关数据,显示市值已经从亿港元下跌了约98%,为4.12亿港元。也就是说,现在的达芙妮的市值仅剩4亿左右。“鞋王”达芙妮到底怎么了?话不多说,你们先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达芙妮的发展历史吧。达芙妮的光辉历史:“低价时尚”一举成就“鞋王”其实,达芙妮公司的前身是永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因为公司发现了极具有潜力的中国市场,便开始挖掘中国优质鞋类市场。从那时起,公司改名为“达芙妮”,并创立自身品牌“达芙妮”。达芙妮是专门制造和销售女性服装和鞋子。而达芙妮销售的鞋子为两个系列:“D28”和“D18”,是分别针对20~45和15~30的知性女士和少女们,吸引了无数女生的眼球,最终成功地打开了中国市场。自从年起,达芙妮连续几年获得“最畅销国内产品”之荣誉称号。可见,达芙妮已经发展成为了中国最成功的国内名牌之一。同时,达芙妮的创始人陈贤民的眼光十分独到,在给自身品牌打广告时邀请了当红明星S.H.E.。很多人有多喜欢S.H.E.,就有多爱达芙妮。从此,达芙妮每年度的销售量都是逐步飙升。此外,达芙妮在面临要支付昂贵的租用店铺费用与商场管理费时,果断决定退出这种以设立货柜为主要销售方式的品牌竞争比赛。随后,达芙妮创建了自己的自营专卖店。虽然自营专卖店的店面比较小,但是顾客发生的临时事故可把控在此小小的范围内解决。达芙妮还采取了“平价时尚”策略,颇受消费者喜欢。市场份额一路飙升,在中国鞋业市场中占了20%,达芙妮一跃成为了“鞋王”。既然提到达芙妮,不得不说它的同行百丽。因为这两家品牌可是在中国鞋业市场并称为“王”,各占市场的半壁江山。鞋业市场不景气:百丽退市、红蜻蜓颓败百丽诞生于年,因为百货商场的盛行,百丽采取以线下销售为主的渠道销售策略,自家的市场规模迅速发展了起来。可以说,当时的百货商场,你走进去就会看见几乎有超过一半的鞋类专柜都是百丽品牌。随后,由于店面与店铺的占据量惊人,百丽成为了“鞋王”。其实,百丽走的风格与达芙妮有点不用。达芙妮走的是“大众”,而百丽是走“高端”。两位大王都在各自的价位领域里各占优势。百丽的标语一直是“天下女人都穿百丽”。可见,这是百丽的发展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了。然而,事情总有转折点。因为,市场规律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市场也没有永远不败的王者。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像百丽这种传统商业的线下单一渠道经营模式。但是,百丽还是坚持走线下销售,不相信网络虚拟的渠道发展模式。最后,百丽的失策直接导致了自家店铺开始负增长,且一直在走下坡路。甚至,百丽的店铺不得不面临关闭潮危机。随后,百丽私有化方案通过,成功退市。也就是说,以后以百货商场为核心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鞋王”百丽的退市更是给了现在的达芙妮一个重要的警告。因为,退市的背后其实就是整个鞋业市场发展的不景气。例如,星期六、红蜻蜓等鞋业品牌的颓败之景。那么,根据百丽这个前车之鉴,达芙妮还可以自救吗?达芙妮的未来:还可自救吗百丽的退市主要是因为自身清高,不屑于电商的发展。但是,达芙妮不同,电商时代来临时,它立即选择入驻天猫、京东与唯品会等电商平台。在年,达芙妮每月度的线上零售额高达万元人民币。可见,达芙妮的线上销售策略初有成就。达芙妮沉浸于此时电商带来的小甜头,忽略了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达芙妮开始不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发展,比如,许多消费者已经抛弃了皮鞋这个选项,改追运动鞋的时尚单品。而达芙妮仍然继续大量生产皮鞋。此外,达芙妮还不重视多变反常的天气。近几年,由于延迟的夏季和异常温暖的冬季,达芙妮的鞋子销售业绩达不到逾期的效果。而此时,百丽、红蜻蜓等鞋子品牌的落幕预示着中国鞋业市场的不景气,让达芙妮受到了严重的抨击。达芙妮决定开始自救。首先,达芙妮选择与新锐设计师展开深度合作。同时,两家合作的产品投放在更多的线上平台作宣传。此外,达芙妮还与韩国品牌BlahBang、Monteeth在秋冬时装周上合作登台亮相。可见,现在的达芙妮开始摒弃老旧的设计观念,开始走亚洲流行设计风格。目前,达芙妮的自救之路仍然在走,它没有像百丽那样经历失败便选择放弃,而是坚强地选择各种办法力求自救。如今,在中国的鞋业市场,新品牌继续抢占市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们都期待达芙妮可以在如此情况下涅槃重生,回归一代“鞋王”之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93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