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陆健光明网记者李政葳张悦鑫
“GDP增速8.2%,居浙江省第二位,高于全国2.0、全省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上半年企业家信心指数.6,连续8个季度处于‘较为景气’区间”;
“上半年市场主体总量突破万户,每天新设市场主体家、企业家”……
11月2日,中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在温州举行,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与会,对温州民营经济过去一年发展取得的成绩单大加赞赏。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之一,温州加快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重塑民营经济新标杆。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说,实践证明,温州“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工作是应对经济下行的有效抓手,也是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有为举措,给温州高质量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破难题除顽疾,政府服务不断走深走细走实
温州靠民营经济起家,民营企业数量如今占企业总数的99.5%,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超过90%,工业增加值占91.5%,从业人员占92.9%,税收收入占90%。民营经济在新时代如何再创辉煌,是摆在温州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两个健康”即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年8月,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同意温州创建全国首个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温州把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作为引领发展的牵引性工程来抓,持续推动先行区创建走深、走细、走实。
今年以来,温州鹿城区正岙小微园集聚了一批新生代鞋革企业,园内食堂、职工宿舍等一应俱全。“入园后,企业发展如同‘开了挂’,以前年均产值0万元,今年只用8个月时间便完成了0万元产值……”入驻小微园后一跃成为规上企业,是温州实丽派鞋业负责人吴振城收到的最好礼物。
对于过去一年营商环境的变化,浙江百信针织机械董事长朱进法深有体会:“这两年经济景气度提高,订单也明显增加。企业需要扩建厂房,只用20多天就完成了审批手续,厂房迅速建成并实现了投产;政府部门还给我们安排了营商专员,有事情只需向营商专员反映,即可获得解决。”
企业所盼,服务所向。“我们制定创建的总体方案和政策体系,形成了‘41条意见’‘80条新政’,并把政策意见细化为项具体责任清单。”温州市副市长汪驰介绍,“项清单”的每项举措都细化成了一项项具体清单,每项责任都实行精准分解,每条举措都有具体牵头部门,确保责任明晰、推进有力、进度可控。
为进一步加速企业降本减负,温州在年出台减负“42条”政策的基础上,年又推出新一轮减负降本政策“30条”,包括降低企业税费成本、用能成本、用地成本、融资成本等7个部分,预计全年减负亿元。另外,还在全国率先推出惠企政策“直通车”、跨境为侨服务“全球通”、便民服务“瓯e办”,打响了温州“最多跑一次”改革海外版、企业版、民生版品牌。
民企加速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温州虽然是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但也存在着短板——人才和科技。“过去一年,‘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给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优惠政策,推动团队引进优秀设计人才,并不断推进‘机器换人’,实现生产设备转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温州冠豪眼镜董事长郑志远说。
在温州的瓯海、乐清、瑞安等工业发达县(市、区),企业陆续将传统生产设备升级为智能化生产设备。比如,瓯海区推出政策,扶持企业走向智能制造,计划推动家重点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打造智能制造示范项目10个以上。
针对传统产业“低散乱”、企业“个头不大”等问题,温州实施百企上市、千企上规、万企上云的“三上”计划和“百园万企”小微园示范引领工程。据统计,今年有6家企业“报会”,数量创历年新高;全市小微园开工19个,竣工万平方米,入园企业家,小微园工作继续走在浙江前列。
科技创新是温州发展的“华山一条路”。一年里,温州建立创新企业梯队培育机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家、占全省1/4;出台“人才新政40条”,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率先建立创新人才柔性服务、柔性取酬、柔性成果应用机制,对接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多人、高端团队20多个。
一系列“接地气”实惠政策给温州民营经济带来明显的“鲶鱼效应”,不仅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城市发展也走上“重质量、增效益”的快车道。从最新数据看,今年前三季度,在国家大幅减税降费的情况下,温州民营经济纳税同比增长11.9%。上半年,市场主体总量首次突破万户,成为全省第二个市场主体破百万的城市;规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占比84.1%,同比增长8%,民间项目投资也同比增长30.9%。
温州模式再出发,新生代企业家成“创新一代”
“小商品大市场”“小资本大集聚”……一直以来,温州模式离不开一个“小”字。如今的温州依然在“小”字上做文章,但已然有了不一样的气质。大批温州制造业“隐形冠军”凭着“小而精”“小而新”稳占行业龙头地位。
“如今的‘温州模式’注入了更多对专业化、精品化的追求。过去,温州人在大市场中找机遇;现在,主动探索细分市场新法则。”浙江百坚电器负责人卢云坚深有感触。
与很多老一辈企业家不同,青年企业家刘建亮瞄准了高新技术领域,创办的两家企业分别研制节能设备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兴产业将是冲刺‘工业4.0’的主力军,高新技术企业话语权将更有分量,这也是未来温州民营经济亟须‘登陆’的领域。”刘建亮说。
“创二代”张腾飞18岁就接任了泰昌集团的董事长。在他看来,新生代企业家不仅关乎自家企业的发展,也事关温州的当下与未来,“‘温州精神’是父辈给予的宝贵财富,我们应朝着把产品培育成名品,把自己打造成名家的方向去奋斗,实现从‘初级创业’到‘高端创新’的转变”。
在当前民营企业面临“交棒接力”的考验下,如何帮助年青一代担负起“温商接班人”角色,成为当地政府面临的现实任务。针对老一代企业家年龄偏高和新生代企业家接班意愿不强、能力不足等问题,温州实施青蓝接力培养行动、“两个健康”先行温商培育工程,建立新生代企业家挂职锻炼制度,7月份首批54名企业家赴市县部门挂职,力争培育一支“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新时代民营企业家队伍,让更多“创二代”脱颖而出。
为进一步营造亲商尊商氛围,温州率全国之先通过法定程序立法,将每年的11月1日设立为“民营企业家节”。在首个温州民营企业家节启幕现场,温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向广大民营企业家致贺信——全力营造“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民营企业家”的社会环境,让温州始终成为企业家的盛产地、成功地和向往地,成为孕育企业家的标杆城市。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