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青山桥镇:一双皮鞋闯世界
8月21日,湘潭县青山桥皮鞋工业园,制鞋女工正在赶制订单。赵勇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曹辉蒋睿通讯员肖向民
一曲青山唢呐,悠扬声声传神州。一双青山皮鞋,“步履”款款走天涯。
位居中国腹地的湘潭县青山桥镇,依托制鞋产业,历经40年光阴,加冕“湘中鞋都”美名,在改革开放40年的潮涌中,掀起了自己的一朵浪花。目前,已有60余家皮鞋厂家入驻青山桥皮鞋工业园,从业人员近人,年产皮鞋约万双,年产值约7.6亿元,创出了3个省著名商标。除制革外,青山皮鞋从设计、生产、包装到销售,实现了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8月21日,记者行走在青山桥镇即将完工的青山大道,看到路边鳞次栉比的厂房内机械作业不息,南来北往的货车将包装一新的鞋子发往世界各地。
规模发展,崛起“湘中鞋都”
青山桥的制鞋史,源于上世纪70年代。那时,当地人民公社把下放的工人召集起来组建“公社皮鞋厂”,生产劳保福利鞋,青山桥皮鞋由此滥觞。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全国各地,青山桥镇皮鞋手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青山桥镇常务副镇长谭铁权介绍,由于经磨耐用、物美价廉,青山桥皮鞋受到了全国各地经销商的青睐。当时,当地有人到上海买了双皮鞋,回来发现是青山桥产的。这段趣事,让镇上许多人颇感自豪。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风云激荡。温州、东莞等沿海地区的皮鞋制造业早已步入机械流水线作业时代,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的青山桥老板们惊呼:“狼来了!”
“虽在做工方面可与沿海地区的制鞋厂一较高下,但制作过程效率低、产量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该镇百舌鸟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彭碧辉是最早听到“狼嚎”的老板之一。她说,由于外来订单的逐渐增多,市场竞争加剧,手工式制鞋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此,她与丈夫商量,卖掉了家里的汽车,拿出家中积蓄,购置国内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并引进现代工艺和管理理念。
年,湘潭县兴建青山桥皮鞋工业园,该镇制鞋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年,湘潭县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青山桥皮鞋工业园位列其中。年12月,该工业园又被省发改委授予湖南省(青山桥)皮鞋皮具特色产业园。
抱团起航,共闯“浩瀚商海”
“年,园区制鞋实现出口国外零的突破,首次向德国出口20万双女靴。今年,出口欧美地区的意向订单有望增至50万双。”园区企业花之王鞋业董事长、青山桥皮鞋行业协会会长杨海斌自豪地说,青山皮鞋首次走向海外,与企业抱团发展密不可分。
据杨海斌介绍,年至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鞋厂落户青山桥皮鞋工业园,青山皮鞋的产量再上一个台阶,可企业间却掀起了没有硝烟的“价格战”,制鞋利润一低再低,相互挖人的现象比比皆是。
在经历了几近残酷竞争后,园区皮鞋厂的老板们真正尝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滋味。他们意识到,“只有五指聚力攥成拳”,才能打下青山皮鞋的一片天地。年底,在镇政府的引导下,青山桥皮鞋行业协会成立,所有园区企业成为这艘“商船”的“划桨人”。
经过几年的磨合,青山桥皮鞋除面料生产外,从设计、生产、包装到销售,实现了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改变了以往“散而不大、大而不强”的弊病。随后,该协会还开辟了互联网销售渠道,与专业电商平台合作,不仅资金回笼快,对市场的把握也更加敏锐。年,皮鞋行业协会出资万元,在浙江省温州市设立产品研发室,紧跟世界潮流,为后方的产品设计提供专业性建议。
据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赵祥介绍,为了逐步打开海外市场的大门,皮鞋行业协会已酝酿在广东东莞设立外贸公司办事处,让青山皮鞋“走”得更远。
产业兴镇,带富一方百姓
随着湘潭县“一区多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青山桥皮鞋工业园享受到了与湘潭天易经开区同样的政策支持:一站式服务、全额保障用地、财政产业引导资金扶持……这让一大批在外创业的青山桥人纷纷“归巢”,也为青山桥皮鞋工业园实现“弯道超车”注入了强劲动力。
湘潭凤舞九天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方达培就是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年,他与合作伙伴在工业园成立了湘潭凤舞九天鞋业有限公司。方达培说,“班师回朝”看中的就是园区完备的生产链条,优惠的扶持政策以及大量的劳动力。虽然,这些年青山皮鞋名声在外,但与沿海地区的制鞋企业相比,款式设计、制作工艺仍有一定差距。
“一家强不如众家强。”方达培说,每年皮鞋行业协会的聚会,各个企业负责人都会互通行业经济动态、款式潮流等相关信息。方达培把先前在温州打拼的经验与众多企业进行分享,推动“老一代”制鞋厂在产品研发、制鞋技术上不断升级,使得青山桥皮鞋在紧追沿海先进企业的足迹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返乡创业潮不仅带来了产业的兴旺,也带富了这一方百姓。
90后缝帮工赵琳平是青山桥镇青山村人,几年前她还在外地打工,现在家门口的皮鞋企业上班。她告诉记者,自己是皮鞋制作培训学校的第一批学员,年自愿报名参加培训后,享受了3个月的免费技能培训。结业后由培训学校负责推荐工作。到现在,她上岗一年多时间了,不仅凭借自己的劳动每月能拿到0余元工资,而且自己还开始带徒弟。
据统计,在皮鞋企业就业的人员中,有80%为当地人,人均年收入达4万余元,远远超过青山桥镇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
针对贫困户无工作技能、学历低等问题,园区推荐贫困户进入青山桥皮鞋培训学校进行免费培训,鼓励贫困户掌握制鞋技能,实现技能脱贫,现共有63名贫困户通过技能考核在园区就业,摘掉了“穷帽”。
■点评
肖畅
在湖南,很少有像湘潭县青山桥镇这样的地方:一双皮鞋关乎着很多人的生计,青山桥镇人口的三分之一在皮鞋产业链条上生活,皮鞋创造的产值占到GDP的三分之一。
40多年前,这里还只是湘潭西南边陲一个地道的农业小镇。40年后,这个湘潭县的边远山区,却凭借制鞋演绎传奇,成为了“湘中鞋都”、中国轻工业重镇。恐怕就连当地做皮鞋的老一代匠人也没有想到,一双小小的皮鞋,竟被做成了湘潭青山桥乃至湖南的一张名片!
人无精神不立。距离青山桥不远之处,就是隐山。这一片地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湖湘学派的发祥地。湖湘人的闯劲、蛮劲、憨劲、“敢为天下先”等精神和气节的推崇与继承,让青山桥皮鞋在穷乡僻壤的生存窘境中,在“狼来了”的竞争压力中,闯出了一条规模发展、抱团起航、扬名四海的新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