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特派记者葛铸聪王俊杰
这里是追梦的舞台,这里有无限的可能:如果你想鹰击长空,这里有展翅飞翔的高天;如果你想鱼跃龙门,这里有中流击水的阔海。
在温州采访,记者强烈感受到,这座城市“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发展环境”,倾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良好的金融环境和优美的城市环境,让每位市民、每家企业都感到舒心暖心安心放心,涵养出特色鲜明的城市品格。
就在这几天,温州优化环境亮点频出——
公布年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推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多点开花,为壮大中小微企业打造“服务集装箱”;
经过近4个月的清理和服务再升级,洞头区打通“办事前一公里”,集中清理个事项共计个证明材料,在全区范围内基本实现了群众和企业办事“无证明”,成为温州首个“无证明区”;
全国首例具备个人破产实质功能和相当程序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在温州办结,这是温州探索建立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机制的生动实践,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励万众创业以及完善法院执行退出机制提供了新路径;
……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创新创业的活跃,产业经济的发展,民生福祉的改善,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从山水秀美的浙南水乡到敢为人先的“两个健康”先行区,温州紧抓发展环境这一“牛鼻子”,不断自我加压,厚植创业热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营商环境: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用跑”
“周博士,我们最近的服务工作哪里做得不好,还希望您及时提出来,我们第一时间改进。”对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助理周云龙博士来说,接到政府官员这样的电话,已经不是第一次。一次次真诚的沟通,让这位老家是河北的高层次人才倍感温暖,坚定了在温州干事创业的决心。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近年来,温州坚持“刀刃向内”,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覆盖企业生命全周期的惠企便企服务矩阵。为把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温州着力构建市县两级营商专员代办体系,为企业提供投资“一对一”全程无偿代办和诉求代办服务,目前覆盖全市余家(个)企业(项目)。此外,围绕“零门槛、零等待、零跑路”,温州积极推进涉批中介服务市场化,确保中介服务全流程无盲区、无死角。
温州市民中心。(记者王俊杰)
服务企业“马上办”,服务市民“不打烊”。在温州市民中心,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正用自助设备办理业务。按照语音提示,刷一下身份证,不到半分钟证明材料就打印完成。如此方便快捷,得益于温州自主开发推出的“瓯e办”便民服务终端,该终端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可以办理审批、证明、缴费等多项事项。目前,该服务终端在全市广泛设置,有力推动了“15分钟步行便民服务圈”形成。
在温州市民中心,市民正在办理业务。(记者王俊杰)
今年以来,温州回应群众关切,对包括“出生、上学、就业、结婚生育、置业、救助、就医、退休养老、殡葬”9个阶段的公民个人全生命周期进行“一件事”研究,梳理出24个联办事项,通过抓住关键环节、再造审批流程、深化数据共享、增强部门协作等,大力推进群众“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为群众提供了极大便利。为满足在外华侨日益增长的办事服务需求,创新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海外升级版,让海外华侨享受更多更好的改革红利。
在温州市民中心,市民正在办理业务。(记者王俊杰)
不仅如此,温州还通过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建立交通数据池的数据“加法”,有效推行网上审批,进行流程再造,最大限度地做好权力“减法”,部分业务领域还实现了“零跑腿”。当地船舶营运证换发制度改革正是其中一项。
“一直以来,船舶营运证换发需海运企业派人带申报材料及原件到审批中心办理,承诺办理天数为3天。”温州市港航管理局行政审批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如今,温州港航部门把办证大厅“搬”上了浙江政务网,通过数据共享实现船舶营运证配发“即办、零跑”。
金融环境:
从金融改革“试验田”到地方金融创新“领头军”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温州模式”享誉全国,温州经济一度飞速发展。但从年开始,一场民间借贷风波却让温州经济一度深陷“泥沼”。
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结合这一契机,温州金融改革开启了新征程。七年来,温州“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了一剂又一剂风险处置的温州“特色药”。
年2月,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接到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出的预重整裁定批准,标志着这家温州老牌“皮鞋王”重获新生。这是温州首例政府主导的民营企业预重整,是政府运用法治手段化解企业“两链”风险的有益探索。
正如吉尔达的重生一样,因企施策是温州处置企业风险的总原则。金改之初,温州就建立政府牵头、多方联动的处置机制,按照“企业担一点、银行让一点、政府帮一点、司法快一点”的处置思路,构建起“政府牵头、监管督促、银行帮扶、行业自律、企业自救”的风险防控和化解体系,将风险企业划分为保护、帮扶、破产重整、逃废债务四种,分别予以扶持、协调、处置与打击,平稳有序化解担保链风险。
民间借贷风波的爆发,让温州把规范民间融资摆上议事日程。为此,温州在全国首创搭建新型的民资交易平台——“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同时,在全国首创民间融资价格传导机制,在全市设立余个监测点,建成真实反映市场行情的民间借贷综合利率认定体系,简称“温州指数”。“温州指数”的建立,为温州乃至全国民间融资市场提供了一个“风向标”,提升了民间融资价格透明度。
不止于此,温州还率先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企业帮扶“白名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让金融之水灌溉实体之田。同时,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签约会、金融服务进民企、金融机构万人评议等活动,引导银行业践行降低利率让利民营企业“六不”承诺,全面营造“政府是企业娘家人”的良好氛围。
温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金融活跃,然而,利用资本市场方面短板明显。为大力推动企业上市,温州市出台了企业上市十条新政,创新建立上市风险共担基金,并根据政策落实情况,及时梳理、明确政策条款,减少政策兑现的羁绊。
在鼓励上市的同时,温州还为拟上市企业打造了完整的上市促进机制:多部门联动全程协助扫除“障碍”,建立企业上市服务专员队伍,企业上市促进会主动上门提供上市智囊服务,为企业顺利上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市环境:
从“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到“精建精美”
温州,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实际上,温州不仅山美水秀,城市风光更是旖旎。
水道如巷、小桥古朴、鸟声啾啾。徜徉在三?湿地公园,领略“?飘海面,云游水中”的湿地风貌,感受人鸟共憩的和谐生态,追寻底蕴深厚的水乡故事,人和景美,心旷神怡。
该湿地是温州重点打造的三大亮点区块之一,水域面积和陆地比例高达1.1:1,更有多个大大小小、千姿百态的“小岛屿”,宛若世外桃源一般动人。
温州三?湿地公园。(记者王俊杰)
三?湿地的保护建设,是温州城建史上单体拆迁规模最大、一次性征地最多的项目。如何破解要素瓶颈,关系这一生态项目的成败。面对建设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温州在湿地开发保护中采用市场化办法,立体化交叉式推进征地拆迁、项目设计、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水环境治理、项目招商等工作,保证了效率和质量。
三?湿地是温州加快城区改造、提升城市品质的一个鲜明缩影。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接续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精建精美”专项行动,以杭州等先进城市作为标杆和参照,大力推进温州核心主城区改建,统筹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优化,突出抓好片区建设,将城市建设这块突出短板补齐补实,将短板转化为发展优势,城市颜值和品位明显提升。
温州三?湿地公园。(记者王俊杰)
今年5月,国内首个环江心岛马拉松赛事在温州七都街道鸣枪开赛,3余名参赛选手穿梭于“最美赛道”。在“大建大美”“精建精美”专项行动中,通过示范改造,七都街道多幢房子,奏响农房盘活、土地确权、土地流转“三重奏”,变身为81家文创企业的“摇篮”,每年为村民带来财产收入多万元,创造就业增收多万元。
温州三?湿地公园。(记者王俊杰)
此外,温州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为抓手,突出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五水共治”,探索形成了“示范引领、管控兼顾、机制长效、全民参与”的水生态特色模式。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综合交通战略,一边争取政策支持、一边勇于创新突破;一边移山跨海、一边造桥筑路,海陆空齐发力,开创了“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的新局面。